中欧班列首发司机江彤:跑好渝新欧第一棒

江彤,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机务段电力机车司机,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中欧班列首发司机。时光倒回至12年前。作为中欧班列的首发司机,江彤既荣幸自豪,又深感责任重大。为了确保中欧班列安全运行,他通过教室模拟驾驶,反复练习操作技能,总结经验。他还借来机车工作原理、构造图等相关书籍用心研究……

新疆人在山城服务企业“走出去”

张磊是吐鲁番市人,2010年从重庆大学法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在重庆扎根,成了一名在山城从事法律工作的新疆人。“我父母如今还在新疆,我也经常回新疆,甚至我服务的不少企业家也是在重庆工作的新疆人。”张磊说,新疆和重庆的联系交流,从没有因为距离遥远而减少,甚至因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而变得更加紧密。

“一带一路”成就多少梦想

谈起从新疆到义乌的创业经历,伊小军感慨:“我的人生经历和对外开放紧密相关,‘一带一路’成就了我的梦想。”如今,他已经创立了自己的红酒品牌,和格鲁吉亚15个酒庄达成合作,每年进口格鲁吉亚红酒54万瓶。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伊小军的外贸生意从纯出口,变为进出口均衡发展。

三次转型让这家新疆企业如鱼得水

卡航集运中心是义乌市打造的聚焦欧亚方向的集拼集运中心,总面积约3.42万平方米,货运线路覆盖中国—欧洲、中国—中亚、中国—韩国。“落户义乌,改变了盛大卡航在新疆口岸等待货源的短板,同时延长了企业服务线路。”浙江义陆航国际供应链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盛瑶峰说,这让盛大卡航迎来了发展新阶段。

哈萨克斯坦两代人的中国生意经

谈起和中国的缘分,来自哈萨克斯坦的阿依江说“这是一个很长的故事”,咬字清晰、发音准确,让人难以相信她2018年到浙江义乌时还不会说普通话。阿依江对中国最早的印象来自新疆。这个距离哈萨克斯坦最近的中国省份,是阿依江母亲做生意时重要的货源地。十几年间,母女两代人和中国做生意的方式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义乌国际商贸城 在“世界超市”遇见新疆

从最初的“鸡毛换糖”,到自发形成的“马路市场”,再到小商品市场,经过40多年发展,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在义乌市汇聚,义乌已发展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被称为“世界超市”。


【专题信息】监制:丁涛、杨涛 统筹:罗玲 策划/编辑:王昕冉、纪洲、古丽革乃·艾尔肯 设计:潘美娟 网页制作:时雷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