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舌尖上的“一带一路”叫响“伊犁火锅”品牌

9月22日,中午饭点,走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市的大街上,记者发现一家饭店标牌上有火锅的图案。相信绝大多数中国人都会抵挡不住诱惑,进店就餐。毕竟在以“冷餐”为主的吉尔吉斯斯坦,能吃上一顿火锅,对中国胃的吸引力实在太大。这家位于比什凯克街头的“网红”火锅店名为“伊犁火锅”,老板马俊林,新疆伊犁人。

“1000天的承诺兑现了”

金秋九月,乌兹别克斯坦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的大片棉田白映绿,一派丰收景象。在位于乌兹别克斯坦锡尔河州的中乌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只见宽阔平整的绿色田地里,白绒绒的棉花破壳而出,沐浴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好看。望着丰收的棉花,57岁的棉花种植能手阿卜杜拉·贝克马托夫无法掩饰内心的喜悦之情,对中国技术专家竖起了大拇指。

新疆人在乌兹别克斯坦建起“海外仓”

茶叶、特色农产品、古香古色的家具……9月23日,走进中国商品乌兹别克斯坦海外仓产品展示厅,仿佛来到了国内的商超。上百种中国优质产品琳琅满目,一下子就勾起了人的消费欲望。“这只是我们的一个展厅,仓库里的货更多!”中国商品乌兹别克斯坦海外仓运营方新疆亚欧国际物资交易中心有限公司顾问图尔苏纳利·库兹耶夫颇有成就感地说。

“给远离祖国的华侨华人家的温暖”

9月20日,一场秋雨让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有了些许凉意,但位于比什凯克莫斯科大街19号的吉尔吉斯斯坦中亚华侨华人友好协会里却暖意融融。当日,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主题境外采访活动报道团队走进这个被当地华侨华人称为“小家”的地方。这座外表看起来有些陈旧的二层小楼,内设极其温馨。

行吟丨在中海市场里看新疆企业转型升级

吉尔吉斯斯坦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贸交通驿站。经过多年发展,如今已成为中国商品辐射中亚的贸易集散地。穿梭在中海市场林立的商铺间,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商人们洽谈着生意,人声鼎沸,一片繁荣景象。


【专题信息】监制:丁涛、杨涛 统筹:罗玲 策划/编辑:王昕冉、纪洲、古丽革乃·艾尔肯 设计:潘美娟 网页制作:时雷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