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犁州博物馆,有一个名为“黄金宝藏 伊犁波马古墓出土金银器展”的常设展。正如展览的名字——“黄金宝藏”,展馆里满是耀眼的金色,其中,尤以镶嵌红宝石金面具最为引人注目。
波马宝藏 骤然面世
1997年10月中旬,时任伊犁州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安英新得知兵团四师74团场出土了一批文物后,立即和同事前往。
到达后,安英新看见波马古墓出土的金银器等文物,内心惊呼一声:真是金碧辉煌!
波马古墓出土的这批金银器等文物,包括镶嵌红宝石金面具、镶嵌红玛瑙虎柄金杯、缀金珠绣织物残片等珍贵文物70余件,还有人的骨骼及殉葬的马匹骨骼。这在伊犁乃至全疆的考古发掘中都是极为罕见的,对比中亚地区的出土文物,相类似的器物也并不多见。
“从随葬的其他金银器物及织物来分析,墓葬主人应具有显赫的地位和身份,我们将这批文物与新疆其他地区及中亚出土的金银器、织物进行对比,推测墓葬主人生活的年代下限应为公元六七世纪。”安英新介绍,在波马周围,沿天山北麓一线直至特克斯河两岸广袤的草原上,分布着大量上自秦汉,下至隋唐及宋元时代的古墓葬千余座,均为土墩墓或石堆墓,成为伊犁草原上独特的人文景观。
这是展出的镶嵌红宝石金面具(6月16日摄)。当日,“交融汇聚——新疆精品历史文物展”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波马古墓出土的文物作为中国精品文物,多次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展出。安英新说,以镶嵌红宝石金面具为代表的这些文物足迹走过英国、瑞典、法国、日本等地。
历史谜云 迷雾重重
这顶镶嵌红宝石金面具曾经戴在谁的脸上?它的主人生活在什么时期?是什么身份?这些问题至今还未有确切答案。
镶嵌红宝石金面具,高17厘米,宽16.5厘米,重量达245.5克,大小与真人面孔相差无几。面具从中线分为左右两半,锤揲成型,抛光后对合焊接,然后用小铆钉铆合而成。面孔呈方圆形,阔面,浓眉,圆目大眼,唇微启,八字须,口、鼻、目及面颊系锤碟成型。眉毛粗长,呈柳叶形,系用金和红宝石镶嵌而成。眼部用两颗圆形大红宝石为睛,系用镶嵌工艺嵌入眼眶内并且铆接于眼眶上。八字胡须较宽且上翘,也是用金镶嵌多块宝石后铆合而成,但所嵌宝石已脱落缺失。络腮胡须用宽约1厘米的长条金饰焊铆接于两腮,上达耳鬓,下及下领部,金饰条上焊接39个心形边廓并嵌入红宝石,心形边廓焊接一周细工金珠点饰。以鼻准中线为界,右边嵌宝石20颗,左边19颗,左右两边的宝石均心尖向下。在眉心和左右眉梢及下领部各焊有3个小挂钩,应为固定面具用。面具素面有光泽,形象威严庄重。
镶嵌红宝石金面具。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刘萌萌摄
据伊犁州博物馆介绍,面具应是墓主人去世后,依据他的面部特征,打造的陪葬品之一。其制作工艺尤为精致细腻,几乎采用了古代金银器制作中的镶嵌、锤鍱、焊接、抛光等多种工艺手段。整个面具透着一股威严庄重的神情,宛如一面金质浮雕,具有很强的写实性,对研究墓主人的真实肖像、族属、人种有很大帮助。
冰岭波马 丝路要冲
波马古城遗址。图片源自昭苏县人民检察院
波马古城遗址位于昭苏县西南,地处天山山脉北麓的山前草原地带,南望天山汗腾格里峰,北倚伊犁河支流特克斯河。这里山高林密、牧场辽阔,夏季多雨、冬季雪厚,属典型的高寒草原地带。波马古城扼守天山峡谷——夏塔古道,是横贯欧亚的丝绸之路草原道的必经之路。
夏塔峡谷位于昭苏县城以西70公里处。以山口、古道、遗址、冰川、温泉等组成了一条文化风景线。李文武摄
在波马古城遗址周围,沿天山北麓一线直至特克斯河两岸广袤的草原上分布着大量的上自秦汉,下至隋唐及宋元时代的古墓葬千余座,大的墓群有上百座墓葬,小的墓群也有十余座至几十座,均为土墩墓或石堆墓,成为伊犁草原独特的人文景观。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新疆文物考古部门在波马周边地区开展了一系列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在波马以及相邻的夏特等处发掘了一批古墓葬,取得了重要收获和成果。
这些巧夺天工的黄金宝藏华美贵重,让我们再一次领略到了伊犁这一丝绸之路要冲的开放与包容。
(整合:范国斌 资料来源:新华社、天山网、伊犁日报、伊犁州博物馆、昭苏县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