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新貌丨新“和田夜市”:历史与现代在这里相遇

2022年05月23日 11:24:25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王亚芸

  5月16日,总投资8亿元的文旅商业综合体项目“和田夜市”开工建设。项目由中国著名建筑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国际大巴扎总设计师王小东指导设计。

  新疆最大的夜市、新疆首座文娱夜市综合体、新疆首个全天候全景沉浸式文旅城,有诸多标签加身的“和田夜市”,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背后有着什么样的设计理念和创意?5月19日,记者专访了项目总负责人、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八院(王小东院士工作室)院长、院士助理郑扬。

  为老品牌注入新理念  

  “‘和田夜市’已经是一个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老品牌,是和田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在发展夜间经济、关注民生、打造旅游目的地方面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郑扬说,新“和田夜市”的开工建设,将倾力打造和田市新的“会客厅”。

  在郑扬看来,建筑是精神的一种表达,它不光给人提供一种使用的物质空间,还体现了建筑语言或者建筑性格。

  据介绍,新建的“和田夜市”占地面积6.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7.1万平方米,由三幢主体建筑和一条仿古街区构成。分为四大功能区,和田夜市、玉石巴扎、黄金巴扎和团城老街。

  核心区域和田夜市是一座直径为93米的圆形建筑。在用地东西轴线以南和以北,各是正方形的玉石巴扎和圆柱“土楼”造型的黄金巴扎。团城老街在基地东侧,是低层高密度生土建筑群体。

  “三幢主体建筑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吸收了土楼、天坛等元素,体现天圆地方、阴阳平衡、动静互补的设计理念,承接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是一种朴素的隐喻。”郑扬说。

  “圆形建筑外表面积最小,更节约能量损耗和减少风沙受力面积,内部环形的建筑布局也更符合演艺的功能需要。”郑扬说。

  打造沉浸式场景体验

  “整个设计用现代的手法表现历史和传统,展现新时代发展变化的和田风貌,让历史人文与国潮时尚在丝路之城相融互见。”郑扬说,设计围绕美食、购物、休闲、游乐、民宿、演艺等业态与功能,通过空间布景、陈列展示、游乐设施、全息投影、智能交互、演艺等技术手段,体现现代的、多元一体的新疆特色、和田特色,让游客能够沉浸式感受丝路文化。

  据介绍, 和田夜市是特色美食和沉浸式演艺的主场。三层共1500余个小吃档口,将集中展示和田所有的特色美食。中庭有直径52米的采光穹顶,穹顶下下挂音响、灯光等专业舞台设备,还设置有13米深的升降舞台。

  玉石巴扎边长65.7米,共4层,有300余个门店,集各类品牌的玉石瑰宝、玉石、古玩、字画、珠宝、装裱、艺术培训、艺术交流等多功能于一体。黄金巴扎中庭采光穹顶直径20米,采用单层网壳结构,沉浸式场景打造黄金首饰、特色服饰等消费体验。

  “单体建筑比较宏大,商业街区接地气。一个开敞的、迎客的游客集散文化广场的打造,就是能让一个城市一下子放松下来的存在。 大家在这儿相遇、交流、认同,留下分享。从城市规划上,对整个城市的空间形态也是一个织补。”郑扬说。

  巧妙融入和田本土元素

  “三座建筑都设计有中庭、有高侧窗,这是和田少数民族民居的一种传统建筑形式——阿以旺,可以起到热压通风的效果,调节室内气候,冬暖夏凉。”郑扬告诉记者,建筑外表的处理结合了当地特色,体现发展的和田、新时代的和田风貌。

  建筑的外墙采用砖砌方式,是在南疆民居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建筑语言。窗外的花格栅,借鉴和田博物馆展陈的和田传统民族花式图案,会采用陶土定制。

  “这种花格栅后面是有窗户的,从外面看起来像花朵一样,为建筑更添韵味儿。从里面看,也很舒服,同时,起到遮阳和透光的效果。” 郑扬说,无论从空间形态还是建筑材料、外装饰图案,都很有地域特色,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据介绍,团城老街由一个一个小组团的院子商业组成,两条街将集合100家疆潮网红店。既可以经营精品餐饮,也可以打造特色民宿,还可以是新疆特产等新疆文化创意街铺,实现个性化经营。半檐下空间的设计,也能很好地满足各族群众休闲、娱乐需求,是非常有特色的空间。

  “在周围住、周围吃、周围购物,露天的街巷式商业与室内商业形成互补。”郑扬说。 

[责任编辑: 刘芳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