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边缘,崛起一座城(我与一座城)

2022年09月05日 11:00:06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飞机滑翔起飞,离开脚下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飞越远方的皑皑雪山,飞上万米深蓝的高空……

  参加了阿拉尔塔里木机场首航仪式的我,想到从此不需要再跑到几百里之外换乘,就可以直接飞去向往的地方,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1991年9月参加工作。那时候,正好赶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场招工,了解了阿拉尔的光荣历史后,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它。

  阿拉尔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境内,是开垦南泥湾的三五九旅老部队开发建设的,紧随其后的还有来自湖南、山东的战士和河南、湖北的支边青年。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近五万名上海知青齐唱《送你一束沙枣花》离开家乡,豪情满怀地投身到了建设边疆的时代大潮中。

  记得刚到阿拉尔报到时,我坐在中巴车上,就像一叶小舟颠簸在大海里,五脏六腑都快要被抛出来。当时的阿拉尔,还是南疆一个偏远小镇,只有一条坑坑洼洼的石子路可以进出。在报到的路上,开车的师傅告诉我,与阿拉尔刚开发时比,这里的路已经好了很多。

  刚开发时,阿拉尔通向外界只有一条泥土路。每年春天一化冻,地势较低的路面就变成了烂泥洼。为了通行,只好把红柳枝、稻草等,一层一层地垫进路面烂泥里。到了夏天,那些被垫高的路面,在车轮的摩擦下,就会出现“公路失火”的奇特现象。那个时候,往返塔里木河两岸只能靠摆渡。塔里木河素有“无缰野马”之称,七八月间河水湍急,在塔里木河上架起一座桥,成了那个时代人们最奢侈的期盼。直到我参加工作后,塔里木河上才终于架起了简易的“塔河一桥”。

  一头扎进阿拉尔后,整天为上班忙得不亦乐乎,日子过得也算安逸,倒没感觉到出行有什么问题。1995年春节,我拖家带口回乡探亲,要先坐几个小时的汽车,颠到几百里之外的另一座城市,才能换乘火车或飞机。如此,时间都浪费在了路上不说,人和行李来回倒腾,那真叫一个麻烦。回到老家后,看见高速公路密如织网,高铁车站人潮涌动,航空线路纵横交错,我才真正意识到阿拉尔的出行何其艰难。从那时起,我心里开始期盼,什么时候在阿拉尔可以轻松自如地选乘交通工具出行?

  阿拉尔虽然地处偏远,但一样在国家的快速发展中奋力疾进。从2002年建市到如今,阿拉尔的发展不断提速。以交通为例,先在塔里木河上建起了“塔河二桥”和“塔河三桥”,后来又新落成了斜拉索的“塔河四桥”。以阿拉尔为中心,建成了通往喀什、和田、阿克苏、伊宁等城市的六条高等级公路。

  这期间,我因工作需要,经常出差到内地。此时的阿拉尔,尽管出行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每次出差,我仍然要先坐几个小时的汽车,然后在几百里之外的另一座城市换乘交通工具。曾有一位投资商,本来答应好的来阿拉尔投资,但下了飞机后,听说还有几个小时的车程,当即掉头就走,只抛下一句话:“阿拉尔什么时候有铁路和机场了,我再去投资!”这件事之后,市里决定,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阿拉尔的铁路、机场建起来。可以想见,阿拉尔人当时对铁路、机场的建成,是多么渴盼!

  随着“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的提速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向南发展,阿拉尔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见证了阿拉尔的快速发展,见证了这座军垦新城的崛起。

  如今,走进阿拉尔,到处柳荫环绕、鸟语花香、楼宇错落。绿树掩映之下,整个城市的建筑选用“红柳红”顶色和“沙漠黄”墙体作为总基调,营造出汉唐古韵风格,也展现着兵团人的环境适应力和不屈不挠的生命力。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阿拉尔市文化馆、公共体育中心等标志性建筑陆续落成。城市书房、影院、茶吧应有尽有,市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阿拉尔还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塔克拉玛干·三五九旅文化旅游区也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阿拉尔成为沙漠边缘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

  今年6月,继铁路通车之后,阿拉尔塔里木机场也正式通航。如今,选乘心仪的交通工具出行,对我来说已不再是梦。相信随着城市的建设与交通的发展,阿拉尔的未来一定更加美好。

  《人民日报》(2022年09月05日 20 版)

[责任编辑: 李娜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