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样板间丨“儿童观察团”: 用一米视角“主理”城市建设
2025-06-20 11:14:39 来源: 天山网-新疆法治报
孩子们参加社区组织的科普活动。受访单位供图
天山网-新疆法治报记者 张蕾 童文艳
品牌介绍
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儿童观察团”正以独特视角助力基层治理。近年来,博州党委、政府将儿童友好理念深度融入城市发展战略,博州人民政府督查室牵头联动23个部门,创新推出“儿童观察团”品牌项目。该项目打破传统治理框架,赋予儿童参与城市建设的“话语权”,成为连接儿童需求与城市治理的关键纽带。
“儿童观察团”成员通过公开招募、社区推荐等方式选出,由7—14岁儿童组成。目前,博州已建成8个儿童友好社区,形成“发现问题—提出建议—监督落实”工作机制。
孩子们体验小小消防员活动。受访单位供图
典型案例
5月20日,在博乐市青达拉街道书香社区“儿童议事会”上,10岁的李诗洋举着一张画说:“这上面画了我们小区的儿童滑梯和健身器材,因为好多螺丝松动玩不了了。”
这份建议当天就被书香社区党总支副书记蒋雪婷记录在待办事项里。一周后,“儿童观察团”的孩子们惊喜地发现,施工队开进了小区。社区不仅采纳了孩子们“修缮游乐场”的建议,还邀请他们参与休息座椅的挑选。
游乐场改造期间,“儿童观察团”成员每天放学后就来“监工”。李诗洋发现工人安装的座椅太高,她坐在上面脚够不着地,于是将这一问题反映给社区。社区当即调整方案,定制了矮脚亲子长椅。
社区还新建“童趣角”,安装了儿童专属健身器材,并在地面上喷绘卡通图案。如今,这里成了社区最热闹的区域。
书香社区临近3所幼儿园、1所中学。2018年1月,社区针对青少年群体开设“六点半课堂”和“石榴籽·儿童之家”,丰富青少年的课余生活。2023年6月26日,书香社区被评为博州首个儿童友好社区。
授牌后,书香社区引入“一米高度看社区”举措,组建“儿童议事会”,聘请小区21名儿童成立议事会,收集孩子们在社区建设方面的声音,增强其“小主人”意识。
为保障儿童议事制度常态化运行,书香社区今年完善《“儿童观察团”章程》,明确选举机制、讨论流程、行为规范与激励制度,强化儿童参与权与表达权。儿童议事会议流程、议题组织均由儿童主导。同时,组建“邻里童盟志愿服务队”,推动议题链接社区企业、学校和家长群体,扩大儿童议事影响力和执行力。
该社区还引入儿童友好辅导员、心理支持志愿者,加强与学校的协作,拓展儿童议事的教育功能和能力建设。通过模拟议政、采访巡查、空间共创等形式,儿童不仅获得参与社会实践的经验,也增强了规则意识。
“参与治理的过程,也是儿童成长的过程。”博州党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指出,“儿童友好,不仅是空间友好、服务友好,更应是制度友好、表达友好。”
记者点评
城市管理者主动俯下身倾听“一米高度”的声音,让儿童不再是被动的服务对象,而转变为城市治理的“小主人”。这种将儿童视角嵌入治理体系的创新,不仅让城市设施更贴合儿童需求,还培育了儿童的社会责任感与参与意识。
博州的探索证明:儿童友好不是喊口号,而是畅通表达渠道的系统工程。当“儿童观察团”用稚嫩的笔触勾勒社区蓝图,用认真的态度监督项目落地,“一米高度”丈量出的不仅是城市的温度,更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