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苏11个村集体收入超百万元 咋做到的

2023-09-14 10:50:34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巴莎·铁格斯

  9月7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察汗乌苏蒙古族乡霍图格尔村白水生态家禽专业养殖合作社,村民肯巴特·斯力克忙得不可开交。“过去到处打零工,没有稳定收入。今年在村‘两委’的帮助下,我在合作社就业,每月3000多元收入,也方便照顾家里。”肯巴特说,旅游旺季,合作社养殖的家禽销量也很高。

察汗乌苏蒙古族乡霍图格尔村村民肯巴特·斯力克在白水生态家禽专业养殖合作社喂饲料。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巴莎·铁格斯 摄

  近年来,霍图格尔村依托地理优势,申请项目建成了云腾庄园、美食广场等,让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该村依托乳业、优质品种褐牛等农畜产品,将村里的土特产摇身变成“名优特”金字招牌。截至2023年8月,霍图格尔村集体收入约192.7万元,同比增收45.5万元,累计带动百余名村民实现就地就业,村子也发展成为先进村、示范村、品牌村。

  在昭苏县喀拉苏镇塔斯阿尔纳村,村民哈卡尔·达吾提江正在自家马圈里准备饲草料。今年,哈卡尔从事马匹养殖的收入翻了一番,收入10余万元。“这两年,从2匹马发展到了20匹,收入不断增加,我计划新建家庭农场,让日子更有奔头。”哈卡尔自信满满地说。

喀拉苏镇塔斯阿尔纳村村民哈卡尔·达吾提江在给马喂饲料。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巴莎·铁格斯 摄

  近年来,塔斯阿尔纳村积极打造新养殖小区、第二创业就业孵化基地,引进优良褐牛等,改良本地牲畜品种,成立合作社4个,家庭农场22个,通过提升畜牧产品附加值,把曾经的贫困村变为“百万村”。该村采取“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电商”发展模式,做优特色产业,通过合作社回收、电商销售等方式,助农增收。2023年,塔斯阿尔纳村村集体收入预计可达232万元,同比增长30.96%,村容村貌、村民生活也实现了“提档升级”。

  近年来,昭苏县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先锋带头作用,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推动特色产业发展。选派14名国家公职人员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组织实施好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针对乡村振兴特色领域,有计划申报成熟型人才、高层次紧缺人才需求计划和柔性引才计划,以科技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如今,昭苏县各乡村不仅资源“活”起来了,集体经济“壮”起来了,农牧民也“富”起来了。截至2023年8月,昭苏县有11个村集体收入超百万元、5个村获得自治区级乡村振兴相关称号,15个村获得自治州级乡村振兴称号。

  下一步,昭苏县将坚持党建引领,实行“百万强村”培育计划,积极探索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思路,结合各村资源禀赋、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打好资源共享牌,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百万强村”培育工作走深走实。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赵静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