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程看新疆丨我国单体装机规模最大“沙戈荒”光伏项目即将商业运行

2025-05-15 22:56:32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于江艳报道)5月15日,灼热阳光炙烤着号称“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沙漠东南缘的中国绿发新疆中绿电若羌400万千瓦光伏项目工地,工程技术人员正对各系统进行调试,为项目即将转商业运行做准备。

mmexport1747300414338

5月15日,中国绿发新疆中绿电技术有限公司若羌区域运检中心员工正在远程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摄

  当日,“大国工程看新疆”报道团队来到项目现场,无不为工程的规模所震撼,站在瞭望台俯瞰,光伏阵列犹如巨大的蓝色海洋,长宽各约9公里,从脚下一直延伸到远处的阿尔金山。这片区域面积达76.02平方公里,相当于10647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大约是乌鲁木齐市天山区面积的1/3。

  这是我国单体装机规模最大的“沙戈荒”光伏项目,于2024年12月并网运行,预计5月底转商业运行。 “转商手续共计21项,已完成调度自动化系统联合调试、电能质量测试、暂态建模等15项手续办理。”中国绿发新疆中绿电技术有限公司若羌区域运检中心副经理郭晓阳说。

mmexport1747294053955

中国绿发新疆中绿电若羌400万千瓦光伏项目,在沙漠里铺成一片蓝色海洋。中国绿发新疆中绿电技术有限公司供图

  项目总桩基260万根、安装光伏板6047861块,“这么大的光伏项目,光人工巡检,挨着一排排光伏陈列边走边看,至少要一个月。”郭晓阳说,为高效管理光伏项目发电,将用无人机热成像技术辅助巡检光伏板。

  管理这样的大项目,需要的人却并不多。项目共有4座数字化新型光伏电站,通过智慧终端管理系统管理站点,借助智慧摄像机、巡视无人机、巡视机器人、清扫机器人等设备高效统筹运维,后期还将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无人化”智能管理,推动绿色能源产业数智化转型。

  若羌县属于大陆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气候干燥、风大尘多。“安装在沙漠边缘的光伏板,既是发电设备也是阻挡风沙屏障,可有效降低地表风速、减少风蚀,阻挡风沙流动。”公司若羌区域运检中心经理助理沈金星说。

  经测算,该项目安装的光伏板遮阳面积达58810亩, 桩基固沙99082平方米,可稳定沙土、防止沙丘移动。

  项目转商业运行后,预计每年满负荷发电达69亿千瓦时,能满足200万户家庭一年使用,相当于节约原煤208.2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71.87万吨。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马新玲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