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时评丨以“软实力”为项目建设打造“硬支撑”
2023-03-19 21:37:51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岳燕云
70个标志性重大项目集中开复工、400个重点项目排上“年度清单”、实施投资规模500万元以上项目8437个……3月17日,我区吹响了新一年项目建设的冲锋号。号角声声激昂,提振士气、鼓舞斗志,而当务之急是让这些复工开工项目加快推进并早日建成投产,让“年度清单”项目尽快开工建设,这就需要更优的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涉及项目审批、用地、用林、融资以及用工、用材、用电、用水、交通保畅等事项,环节多、战线长。而好的营商环境之于重大项目建设就如同阳光、水、空气之于植物生长,须臾不能缺少,是解决各环节堵点、卡点问题,让项目落得下、快建设、早日达产达效的重要保障。
去年以来,我区连续每个季度吹响“开工号”,与此同时,全区各地按照自治区党委“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要求,积极推动资金、土地、配套等要素资源向重大项目倾斜,精准有效做好要素保障,加强协作配合,以全方位、全天候、全周期的优质服务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各环节全面提速增效,为新疆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全面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实践证明,良好营商环境作为“软实力”是重大项目高质高效建设的“硬支撑”。
当前,我区营商环境对标高标准、高水平,仍存在差距和短板,在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便利畅通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只有久久为功,才能最大限度为项目建设扫清“拦路虎”。
要素跟着项目走是突破口。优化营商环境是项系统工程,而重大项目落地见效,要素保障是前提,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就让优化营商环境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找到了突破口。当前,各地要以“宁可要素等项目、不可项目等要素”的主动意识,抓好用地、用林、环评、用能等要素保障,为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提供必要条件。
强化协同联动是“助推器”。项目建设涉及部门多、程序多、周期长、专业性强,需要部门之间、部门与地区之间高效衔接、整体联动。各地要用好自治区重点项目前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区地县三级联动调度机制,全面实行最大程度函告审核、最快速度并联审批、最优限度容缺受理,持续提升审批效率,推动更多项目加快开工建设。
主动跟进服务是关键点。优化营商环境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干部的思想问题、责任问题、效率问题、作风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各级政府必须努力做到服务企业“零距离”、办事时效“零延误”。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要主动到项目建设一线去,问需于企,从项目推进最难处着手,从项目建设堵点处发力,不断提升服务效能,确保大企业、好项目留得住、发展得好。
让我们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为目标追求,为重大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提供更优质的成长沃土,使其为经济运行夯实“稳”的基础、累积“进”的因素、增添“新”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