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搬迁 搬出了好日子

2022年12月16日 09:38:29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乡村行】

  巴州融媒体中心 陈彦强 舒世龙

  “牧业村不大,变化却很大!”

  初冬,雷玉金站在村头,看着眼前平坦的乡间道路、整洁的农家庭院心有感慨。10年前,他站立的地方还是一片戈壁碱滩。

  作为若羌县政协机关驻铁干里克镇英苏牧业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的雷玉金,将这些变化归结为在党的好政策引领下,工作队和村“两委”带领村民通过不懈奋斗的结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经过接续奋斗,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我国发展站在了更高历史起点上。”对于这句话,74岁的村民艾麦尔·拜尔迪深有感触:“有了党的好政策,才有今天的好日子。”

  2012年,若羌县98户牧民陆续易地搬迁,其中44户牧民从牧区搬到英苏牧业村定居。10年后,坐在宽敞明亮的客厅里,艾麦尔兴奋地说:“现在大家的日子过得跟花一样美,很多村民都有自己的生意和事业。”

  村民买买提明·图尔迪家门口“英苏人家”4个字非常醒目。在牧区生活了40多年的买买提明,搬迁几年后开始经营农家乐,还养了150只羊,承包了20亩地种植红枣、恰玛古等经济作物,年收入达15万元。“以前在牧区时一年的收入只能维持温饱,和现在比真是天上地下的区别。”买买提明的妻子尔尼萨·吾斯曼快人快语。

  买买提明还记得多年前在牧区用毛驴作交通工具时的情景:“灰头土脸地骑一天,也赶不了多少路。现在家里有了轿车,一脚油门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村民阿不力孜·热合曼最大的变化就是学会了打馕。54岁的阿不力孜是一个乐观幽默的人。搬到村里后,他发现自己除了放羊啥都不会干。“我老婆会打馕啊,我就跟老婆学。”阿不力孜笑着说。

  “我们每天打200个馕,每天有400元收入,还雇了一个村民给商场超市送货。”阿不力孜说,空闲时间他会弹着琴唱歌,唱的是今天的幸福生活。

  51岁的村民霍加阿卜拉·图尔荪搬入牧业村后,凭着多年放牧积累的经验搞起了养殖,并积极学习红枣种植技术。有了一定积蓄后,他承包了10亩盛果期的枣园,让自己的腰包一年比一年鼓。3年前,他购买了7头西门塔尔牛,现在已经发展到28头。

  “现在每年至少有15万元的收入,以后养牛规模扩大后,收入还会多。”霍加阿卜拉说,“2018年,我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党的好政策让我过上了好日子,作为一名党员,我要带动更多乡亲增收致富。”

  培养了3个大学生的村民约尔古丽·肉孜,对以前牧区的生活记忆犹新:“冬天住的是地窝子,夏天住的是草棚子,照明用的是煤油灯,用三个石头支起一口锅烧水做饭,一年到头见不到水果蔬菜。”

  “两个儿子在公安局上班,一个儿子是医生,我心里满足得很,现在的日子比蜜甜!”约尔古丽满脸都是幸福。

  “我们做到了‘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现在村民年人均收入达到了3.2万元。”村党支部书记拉莱·肉孜说,牧业村将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作为,聚焦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在公共设施建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方面蓄力,持续提高村集体和村民收入。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罗晓丽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