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图汇 · 影像非遗丨玉苏甫·卡依木:用巧手编织幸福生活

2025-03-21 21:04:31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3月18日,玉苏甫·卡依木向11岁的儿子艾木杜拉·玉苏甫传授柳编技术。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约提克尔·尼加提摄影报道)“柳编全部由手工制作,完成一件作品少则一小时,多则一周时间,非常考验耐心和细心。如今,对这门手艺感兴趣的年轻人逐渐开始增多,我会将自己的手艺传给更多喜欢它的人,把柳编技艺发扬光大。”3月18日,玉苏甫·卡依木一边娴熟地编织着柳编花篮,一边认真地说。

3月18日,玉苏甫·卡依木在编织柳编作品。

  46岁的玉苏甫·卡依木家住伽师县克孜勒博依镇木努尔村,在他家的庭院里,摆满了柳编鹅、柳编鱼等形状各异的柳编手工艺品。玉苏甫是维吾尔族手工枝条编织(柳编)第四代传承人,这一民间技艺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玉苏甫的爷爷和父亲都是柳编艺人,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之下,玉苏甫12岁时就能做出柳编成品。

3月18日,玉苏甫·卡依木在采集红柳枝。

  玉苏甫介绍,柳编所使用的枝条主要有榆树枝、胡杨枝、红柳枝、杨树枝、柳树枝等。采集回来的各种树木枝条需要先在水中浸泡三四天,然后捞出阴干,再编织成耙子、筐子、篮子等。柳编的图案有菱形、链条形、波浪形、椭圆形等,通过这些技巧和图案的巧妙搭配,再加上削、剪、穿、插、扭等多道工序,才能使司空见惯的枝条成为精美的工艺品。

3月18日,玉苏甫·卡依木在为顾客介绍柳编作品。

  虽然从事柳编多年,但玉苏甫从不敢有丝毫马虎,他为适应市场需求将传统编法与当代工艺美术相结合,创新柳编产品原料和类型,创作出既有观赏性、又有实用价值的柳编作品,受到各地游客的喜爱。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马新玲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