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力量丨牧区走出的全国道德模范

2025-06-21 00:43:11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宋卫国

  从牧民的孩子成长为全国道德模范,江阿古丽·艾山走出了自己的逆袭人生路。

  1965年,江阿古丽出生在尼勒克县的一个牧民家中,放假的时候她会跟着父母一起在草原上放牧。常年放牧会遇到摔伤、骨折等情况,这也形成了独特的哈萨克族治疗方式。

  多年来,江阿古丽凭借高超的医术赢得了各族群众的认可。今年5月,江阿古丽荣获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

  这份医者之路,始于她13岁时的一场意外。当时,江阿古丽在草原玩耍时不慎摔倒,导致锁骨骨折,强烈的疼痛感让她泪如泉涌。母亲不停地安慰着她,父亲则骑上马去找江阿古丽的姑姑。

  江阿古丽的姑姑是附近小有名气的医生,对于处理骨折很有经验。姑姑连夜赶来之后用哈萨克族接骨手法缓解了江阿古丽的疼痛。“第二天起来就没那么疼了,当时我就对姑姑说,我要跟你学医。”江阿古丽说。

  后来,江阿古丽考上了当时的伊宁卫生学校,毕业后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友谊医院工作。后来因掌握了一手接骨、正骨“绝活”,被调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中医医院,这一干就是32年。如今,已经退休的江阿古丽又被返聘回医院,继续在为患者解除病痛。

江阿古丽·艾山(左二)在为患者正骨(拍摄于2015年)。伊犁州中医医院供图

  “江医生,谢谢你啊,要不是你,我现在还站不起来。”今年3月底,一个从哈萨克斯坦打过来的微信视频,揭开了18年前的一段往事。

  第一次见到哈萨克斯坦患者古丽孜拉时,江阿古丽很震惊:患者因患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骨骼变得非常脆弱,即便是再普通的碰撞都会导致患者骨折,甚至无法行走和长时间保持坐姿,这种情况也被医学界称之为“玻璃人”。古丽孜拉走遍了哈萨克斯坦各大医院,又前往中国上海寻求治疗,都无法解决这一疑难杂症。

  一次偶然的机会,古丽孜拉听说了江阿古丽有可能治疗这种疾病,果断退了返回哈萨克斯坦的机票,改飞伊宁。江阿古丽没有让她失望,通过长达3个月的治疗,古丽孜拉出了院,又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后已经可以正常行走了,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

江阿古丽·艾山(右二)为一名未满周岁的患者治疗(拍摄于2015年)。伊犁州中医医院供图

  1998年5月,怀有身孕的江阿古丽接到了一个特殊的求助电话:福利院的一名叫党康的孤儿因跌倒导致骨折,由于工作人员少、工作任务重,无法每天带着党康来治疗。江阿古丽到医院药房带着绷带和药品,赶到20多公里外的孤儿院用哈萨克医传统正骨手法为党康治疗。忙完已是深夜11时了,她这才想起还在幼儿园的大女儿。此后近一个月,她每天下班后,挺着大肚子,带着大女儿,坚持为党康做康复治疗。

  “作为一名医生,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每一位患者都能减轻病痛,健健康康的生活。”江阿古丽说。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罗晓丽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