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风景线丨苏韵伊情润边疆
2025-07-02 09:27:25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宋卫国 通讯员 李涛
“去年这里还杂草丛生,今年就建成了热火朝天的生产厂房,这离不开徐州市对口支援新疆奎屯市工作组(以下简称‘徐州工作组’)的帮助,太感谢他们了。”6月22日,新疆宏博钢结构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迟春林说。
迟春林口中的厂房位于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块闲置了10年的土地如今焕发新生:生产厂房拔地而起,工人们在厂房里操作数控机床完成轧钢、切割,一块块符合客户需求的钢板陆续“走”下生产线。虽然投产不到两个月,却已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预计今年可生产2万吨钢产品,年产值达1亿元。
从收购到重建达产,这家企业仅用了8个月,高效的背后是徐州工作组全程护航。在关键的收购谈判阶段,援疆干部多次居中协调,最终以1.5亿元的价格促成了收购。“遇到资金困难时,也是他们帮我申请园区e贷,解了燃眉之急。现在企业正常运转,我有信心把企业发展得更好。”迟春林说。
迟春林和徐州工作组的故事,是“苏韵伊情”的生动注脚。“十四五”以来,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前方指挥部(以下简称“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实施产业引导、教卫提质、干部培训、文化润心、民族交融五大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2024年,“十四五”期间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累计投入20.09亿元产业援疆资金,已招引60多家江苏制造业企业落户伊犁州各产业园。
产业发展为地方经济注入活力,教育医疗的提质也给伊犁州各族群众带来满满的幸福感。2022年12月,由盐城市对口支援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工作组投入7200万元援疆资金、总投资达2.5亿元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人民医院新院区正式投入使用,新院区设有临床科室、急救中心、健康管理中心等功能单元,当地群众就医不再难。
教育领域同样亮点纷呈,千余名江苏教师组成的“支教方阵”,依托“苏伊杯”教学大赛等载体,与3000余名当地教师携手助力学子成长,为伊犁州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第七师的教育事业注入源头活水。
100多名经济领域干部赴江苏产业园实践锻炼,274个项目落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84.52亿元……这组数据背后,是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在干部人才培养方面留下的坚实足迹。正如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干部人才工作组组长方元庆所说:“我们不仅要充分发挥援疆干部人才的优势,更要为受援地打造一支‘带不走、拖不垮、能战斗’的队伍,持续提升干部人才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走过一条路,一条长长繁荣路,八千里云中晓月,洒满深深的祝福……”6月21日,由江苏援伊干部骆治纬作词的《连霍长歌》在多家音乐平台上线,成为传递苏伊深情“援疆组歌”系列的又一文化力作。
近年来,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在文化润心、民族交融等方面持续发力,《天山问渠》《小白杨》《同是江南》等原创剧目在江苏省、伊犁州等地上演;“秋白书院”“石榴籽书屋”落户社区和乡村,让文化认同成为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青苗筑梦”行动、“最美家庭”结亲等活动,更见证着江苏省和伊犁州的深情厚谊……
“援疆的经历让我看到了新疆各族儿女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感人场面,我希望通过创作一些歌曲去表达援疆干部对新疆各族群众的祝福。”骆治纬的创作心声,道出了江苏援伊干部人才的共同情怀。从产业园区的机器轰鸣到医院校园的民生暖意,从文化舞台的艺术芬芳到干部人才的成长足迹,五大援疆工程正如同五线谱上跃动的音符,在伊犁大地奏响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华彩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