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铁路31年教育帮扶为和田孩子铺就“成长轨道”
2025-07-03 11:52:26 来源: 和田县融媒体中心
6月29日,和田县拉依喀乡铁路中学内一片欢声笑语,学生们在崭新的塑胶跑道上尽情奔跑嬉戏。自1994年定点帮扶和田县以来,新疆铁路部门用31年的坚守与付出,为这片土地的教育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从硬件设施的改善到精神世界的滋养,书写了一段“铁”骨柔情的援疆佳话。
铁路驻村工作队员为学生们发放爱心物资
硬件升级:从“土操场”到现代化校园
“以前上体育课,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大风天连眼睛都睁不开。”和田县拉依喀乡铁路中学体育教师阿卜杜外力·麦麦提回忆起过去的教学环境,感慨万千。而如今,国铁集团特货、集装箱公司投资200万元建成的塑胶跑道、五人制足球场,让这片沙土地彻底变了样。
学生们在新建塑胶操场上上体育课
同样的变化也发生在巴什拉依喀村小学。今年5月底,600余名师生告别了坑洼不平的土操场,迎来了投资153万元的标准化塑胶运动场和草坪。“铁路驻村工作队从方案设计到材料采购全程跟进,让‘沙尘场’蜕变成了孩子们的‘欢乐园’。”该校校长王希华激动地说。
学生们在新建成的塑胶操场上合影
31年来,铁路部门累计投入4.5亿元用于教育帮扶。从最初的修缮校舍,到如今的“煤改电”取暖工程、“班班通”智能教学设备安装、校园环境整体翻新,一步步将现代化教育设施搬进了沙漠边缘的乡村校园。
泥泞、凹凸不平的旧操场
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驻和田县工作队总领队陆战平说:“新操场只是起点,未来我们要让硬件升级与师资培育齐头并进,让乡村学校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精准帮扶:从“送物资”到“种梦想”
“这个书包会发光!”达奎村铁路希望小学三年级学生阿依古丽捧着反光书包,眼中闪烁着惊喜。这是铁路部门为孩子们定制的“安全礼物”——考虑到乡村道路照明不足,书包特意加装反光贴条,200米外即可被车辆识别。
铁路驻村工作队员为学生们赠送学习物资
这样的精准关怀在和田县的学校里随处可见。2025年“六一”期间,罕艾日克村的教室里新增了电风扇,驱散夏日炎热;库木艾日克村的孩子们收到了篮球、足球,在运动中释放活力;拉依喀村的书包里,夹着“以知识为轨,以坚韧为基”的励志书签。
孩子们拿到爱心物资后笑容满面
铁路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从未停留在“送东西”的层面。他们深入调研每所学校的需求:为运动不便的校园加装照明路灯700余座,为热爱阅读的学生准备科普绘本……在巴什拉依喀村小学的趣味运动会上,工作队员们与孩子们一起踢足球、玩游戏,用“铁路人”的坚韧故事鼓励他们“用知识建设家乡”;在达奎村的捐赠现场,学生们分享学习心得,展示绘画作品,眼中的光芒比反光书包更耀眼。
孩子们在新修建的广场上玩游戏
和田县拉依喀乡铁路希望中学书记刘俊芳深有感触:“这些帮助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打开了孩子们看世界的窗口。教育帮扶从来不是简单的‘输血’,而是要通过精准施策,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
孩子们在图书室里看书
坚守初心:31年书写责任担当
31年前,铁路人用钢轨连接起和田与外界;31年后,他们用教育帮扶为新一代铺就“走出沙漠的起点”。从1994年开启定点帮扶,到如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疆铁路始终以“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书写着责任与担当。
驻村工作队员们与表演节目的孩子们合影
铁路驻村工作队驻巴什拉依喀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刘苏驰说:“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希望通过改善办学条件,让孩子们在更好的环境中学习、成长,未来成为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生力军。”
面对铁路驻村工作队为家乡带来的巨大变化,孩子们开心满怀
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驻和田县驻村工作队总领队陆战平表示,31年来,帮扶机制不断创新:从早期的资金支持,到如今“调研—规划—实施—反馈”的闭环体系;从单一的校舍建设,到“硬件+软件+精神”的全方位帮扶,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将继续发挥行业优势,创新帮扶机制,加大教育投入。
(和田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韩丽 通讯员 艾力扎提·阿里木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