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美好——阿勒泰地区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2022年10月24日 15:38:00    来源: 天山网-新疆法制报

布尔津县风景图。受访单位供图

  “备受鼓舞、倍感振奋!我们要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更加昂扬的奋斗精神开启新征程!”在阿勒泰地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乡村社区、草原牧场,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热烈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大家纷纷表示,要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党的领导是关键

  “确保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我们这个拥有九千六百多万名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更加团结统一。”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布尔津县委书记、喀纳斯景区党委书记、县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领导小组组长彭康深有感触,他说,“我们在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布尔津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党强有力的政治引领作用,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

  布尔津县是旅游大县,年均接待旅客达500万人次以上,特别是旅游旺季,随着游客的增多,各种矛盾纠纷也随之增多。

  郡县治,天下安。随着布尔津县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各类要素向市域聚集,各类社会矛盾、风险隐患也接踵而来。针对这些现实问题,布尔津县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和源头治理,转变传统的服务管理方式,全面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提高解决风险矛盾的能力。通过采取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办法,组织专门力量常态化地深入基层、景区和群众之中,收集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实地消除化解风险隐患和矛盾纠纷。

  在党委强有力的统筹推进下,布尔津县按照“景城融合、产城融合、人景融合”的总体思路,建成数字游客服务中心和喀纳斯铁桥、天鹅桥等一批网红打卡地,在所有4A级景区设立了旅游巡回法庭,在5A级景区打造“枫桥式法庭”,成立了以党员法官为主体的旅游维权合议庭和速裁团队、旅游业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按照矛盾不上交、风险不过夜的原则,确保每一名游客、群众的诉求都能够得到快速回应。

  彭康说:“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好各级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让党组织书记站排头,广大党员当标兵,高标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9月20日,布尔津县人民法院贾登峪旅游法庭法官深入偏远牧区为群众送法。通讯员 马如娃·别肯摄

  法治建设是保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法治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阿勒泰地区司法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张刚说,近年来,我们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的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把普法育民、执法为民、法治惠民作为一个有效载体,增设法律服务站(点),拓展和扩大法律服务覆盖面,建立完善法律服务工作制度,搭建网上线下法律服务平台。目前,全地区已建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联系点604个,实现县(市、景区)、乡镇(街道)、村(社区)覆盖率100%。其中县(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7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62个,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535个。

  随着法治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各族群众足不出村(社)就能享受到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仅今年以来,阿勒泰地区各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共接待群众法律咨询3392人次,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65件,办理各类公证业务3895件,司法鉴定机构共办理鉴定案件366件,有效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

  新疆克兰律师事务所律师谢晋曾是阿勒泰市1个乡镇3个村的法律顾问,她说:“过去,村里经常有矛盾纠纷需要我到现场去调解。通过几年的法治建设,基层法治体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完善和提升,群众的法律意识提升了,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自然就少了,这就是法治的成效。”

  9月25日,哈巴河县边防办联合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阿勒泰边境管理支队哈巴河边境管理大队,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公园开展边防政策法规宣传。通讯员 阿尔达克·叶尔保力摄

  德治教化固根本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党的二十大报告为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阿勒泰地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袁兵说。

  近年来,阿勒泰地区始终坚持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德治教化作为培育市域社会治理内生动力的重要方式,通过倡导社会风尚、建立志愿者服务体系,建立“积分制”“红黑榜”“融文化”等一系列实践路径,有效激发了全民参与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让市域社会和谐稳定始终建立在较高的道德水平之上。

  其中,“融文化”是阿勒泰地区德治教化的品牌。该地区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探索形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12345”工作机制,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深化推进德治教化治理体系向纵深发展;充分整合利用党建网格阵地、基层公共服务阵地、全媒体阵地三类阵地,依托现有的党支部民意坊、文化大院、农家书屋、中草药馆、文化服务中心、文明示范一条街、零距离微信公众平台等资源,精心打造理论宣讲、教育服务等“五大平台”,实现互通互融,形成串点成线、各具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

  走进哈巴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公园,一条条独具特色的文化长廊、一幅幅漂亮传神的文明宣传画、一块块形式丰富的文明提示牌映入眼帘,为原本清新雅致的公园添色不少。文化德教元素的植入,让公园成为居民们日常学以增智、学以养德的“文化园”。

  哈巴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戴玉梅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实际,着力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白桦融文化’特色德治品牌,建立实施‘六心道德工程’机制,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德治教化工作中的独特优势,尤其是发挥好各支文化服务志愿者队伍‘传文化、树新风、强信心、倡德善’的作用,真正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将先进理论知识、优秀传统文化、公民道德规范等内容融入德治教化活动中,宣传到千家万户。”

  (通讯员 刘是何)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宁艳丽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