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新疆与历史对话丨陈爱峰:在吐鲁番找到“最完美的工作”

2022年12月26日 19:53:20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 记者张海峰

  这些日子,吐鲁番学研究院副院长陈爱峰和同事们一起,正忙着做泥塑佛像调查。探访火焰山沟壑中的大小石窟,早出晚归,他累并快乐着。

  陈爱峰生长在中原大地,家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他从小迷上了历史。2007年,从西北民族大学硕士毕业后,他听从导师的建议,来到古丝绸之路重镇吐鲁番工作。

  陈爱峰的实习是从交河故城开始的。第一次站在世界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生土建筑遗址上,他仿佛进入历史时空隧道,感到从未有过的震撼。陈爱峰回忆,“这一刻,我知道自己找到了方向。”

陈爱峰(中)与石窟艺术专家一起考察柏孜克里克石窟。图片由陈爱峰提供

  吐鲁番石窟寺精美的壁画也让他一见倾心,“雅尔湖石窟壁画既有龟兹风格的,又有中原特色的,相互融汇,非常神奇。相比历史文献,壁画呈现的文化内涵更形象、更直观。”

  读懂这些跨越千年的佛教壁画绝非易事。2008年春节,他没有回老家,和爱人一起在苏公塔文管所值班。整整一周,陈爱峰对照《大正藏》,像在迷宫中探索,竟然找到了雅尔湖石窟千佛洞汉文榜题的出处,他欣喜若狂,“终于打开了壁画研究的一扇窗”。

  随后几年,陈爱峰走遍了吐鲁番大大小小的石窟寺,看得越多,越感到古老壁画神秘博大,“要把石窟寺壁画研究透,需要更广阔的视野”。

  2013年,陈爱峰来到以研究敦煌吐鲁番学著称的武汉大学历史系,攻读隋唐史博士。以5年之功,夯实学术基础。从石窟艺术到隋唐史,再到吐鲁番文书,他不断拓展着学术研究的边界。

  他的博士论文《高昌回鹘时期的吐鲁番观音图像研究》提出,北宋时期吐鲁番石窟寺壁画的创作者,是根据从汴京(开封)传来的佛经中译本进行绘制,“这说明中原的佛经是高昌回鹘佛教发展与繁盛的源泉。”

  他从吐鲁番文书研究中不断有新发现,“吐鲁番是多元文化交汇之地,但在整个汉唐期间,吐鲁番地区主流文化还是中原文化。这些在吐鲁番文书中得到充分印证。”

陈爱峰在吐鲁番胜金口佛教遗址做调查。图片由陈爱峰提供

  在吐鲁番石窟寺调查研究中,他了解到,“柏孜克里克是佛教寺院,但是第38窟是摩尼教;高昌故城中有佛寺,还有景教寺院。考古研究发现,新疆自古就是多种宗教并存地区。”

  陈爱峰参与撰写了吐鲁番博物馆部分大纲及讲解词,还把研究成果制作成吐鲁番历史课件,在疆内几所大学为青年学子授课。近年来,他和同事的部分研究成果已成为吐鲁番开发旅游新景区的历史文化依据。“不断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公众文化,可以帮助各族群众听得懂文物的‘话语’、听得到历史的‘声音’。”陈爱峰说。

  吐鲁番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富有的露天考古博物馆之一”。近年来,陈爱峰参与了胜金店墓地、吐峪沟石窟、伯西哈尔石窟考古等多项考古发掘,在2020年至2021年全国石窟寺调查中获得先进个人称号。一边是在考古现场的鲜活发现,一边是在静寂书斋中的孜孜以求,42岁的陈爱峰沉醉于这样的生活,甘之如饴,已出版了3部专著、发表数十篇论文。“考古研究把我的爱好和职业结合在一起,这是最‘完美’工作。”陈爱峰说。

  他是从乡村走出来的,求学之路上父母付出了太多辛苦。来到吐鲁番后,因为工作繁忙,他两三年才能回家一次,一直心存愧疚。2019年,母亲因病辞世,看着日渐老迈的父亲,他萌生过调回老家的想法,父亲却说:“你留在吐鲁番吧,对国家贡献更大。”

  陈爱峰含泪点点头:“我会永远留在吐鲁番。”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刘芳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