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须防三个认识误区

2024-03-27 08:46:30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辛识见

  新疆征集形式主义加重基层负担突出问题线索以来,社会各界予以高度关注,广大基层干部拍手叫好,人们对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更好建设美丽新疆更加充满信心。

  征集问题线索、通报典型案例,向形式主义亮剑、向官僚主义开炮,是新疆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

  基层减负,松绑的是形式主义的束缚,拧紧的是实干担当的状态。因此,全区上下都应该有这样的共识,就是减负绝不是减责任、减担当、减作为,否则就会与反对形式主义的初衷相违背,贻误事业发展、影响为民造福。具体来说,须防三个认识误区。

  谨防基层工作可以“大撒把”的误区。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层是落实各项政策的“最后一公里”,其在稳疆兴疆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需要各条块把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基层、做实基层。

  不能因为个别部门搞形式主义、加重基层负担被通报了,就噤若寒蝉、畏首畏尾,该开的会不开了、该发的文不发了、该检查的不检查了、该督导的不督导了、该调研的不调研了。对基层工作缓一缓、甚至“大撒把”,是失职失责、没有大局观的表现。

  我们要明白,为基层减负,减的是劳民伤财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之负,是不顾实际搞“一刀切”“穷折腾”之负,是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之负,归结为一句话,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负。而一些面向基层必须开展的工作,不仅不能减、有时还需加强,不仅不能缓、有时还需提速。

  谨防基层治理可以“歇歇脚”的误区。

  基层是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是各种矛盾和问题的集聚地,直接面对群众、服务群众,现代化治理的任务很重。农民就业增收、养老医疗服务、人居环境整治、现代文明培育、基层组织建设等,哪一项都事关群众利益福祉、关乎新疆未来。

  为基层减负,目的是挤压形式主义存在的空间,让基层从繁文缛节、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把时间和精力更多用在为民办实事好事上,绝不是简单地一“减”了之、降低工作标准,绝不是可以歇歇脚、喘喘气、放松放松。

  对基层而言,一方面要坚决落实好为基层减负的要求,少些华而不实、虚头巴脑,少些内卷内耗、重复性的无用功;另一方面要以减负为契机,抓紧谋划推进一些重要工作,抓紧解决老百姓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把减负得来的“时间和精力”用到有意义的事情上来,切实防范松绑减负后打折扣、软作为、不作为等问题。

  谨防基层干部可以“撂挑子”的误区。

  为基层减负,体现了对基层干部的关心关爱,有助于基层干部更好发挥主观能动性,心无旁骛地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同时也有助于在工作与生活之间找到平衡点,身心愉悦地过好每一天。

  同时,也应防止把减负作为不干活的借口和“挡箭牌”。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撂挑子”“当逃兵”,对组织安排的工作讨价还价、推三阻四,对领导布置的任务挑肥拣瘦、拈轻怕重,选择“躺平”“侧卧”,完全“放飞自我”,完全不讲奉献、不讲格局,不讲先公后私、大公无私,这些都是对减负的错误认识,是丝毫要不得的。

  戏剧《七品芝麻官》中有一句话:“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封建时代的官员尚且如此,今日干部更要以百姓为怀、以干事为追求,起而行之、勇挑重担,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不违背当初笃定的初心和使命。

  减负不减责,松绑不松懈。把为基层减负与整治不作为、慢作为问题有机结合,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避免责任虚化缺位,才能防止“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马新玲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