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释放首发经济新动能
2025-03-18 17:53:47 来源: 石榴云/今日新疆
新疆正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科技+”,实现重大科技装置、关键核心技术从实验室到产业端的突破性攻关,撬动产业链升级,释放首发经济新动能。
● 谢慧变 / 文
2月20日,中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完钻,以10910米垂深创亚洲纪录,首次在陆地万米深层捕获油气显示。
与此同时,世界首台质子位移损伤效应模拟试验装置——60MeV(兆电子伏)质子加速器在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正以每秒上亿质子的速度,制造出一场可控的“粒子风暴”。
从重大科技装置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从实验室到产业端,这些重大突破性技术首发的背后,是新疆近年来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真实写照。新疆正通过“科技+”,撬动产业链升级,释放首发经济新动能。
破界:从试验场到首发高地
初春的新疆,寒意未消。但在墨玉县加汗巴格乡阿依玛克村的温室大棚里,却春意盎然。火龙果枝条垂挂如帘,燕窝果金黄耀眼,青枣、木瓜、车厘子等十余种热带水果正茁壮生长。
墨玉县加汗巴格乡阿依玛克村温室大棚里种植的火龙果。赵飞/摄
如果不是实地探访,很难相信这些热带水果,竟能成为茫茫戈壁中的“新特产”。
“最近成熟的台湾枣、芭乐、火龙果刚刚销售完,非常抢手。”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驻阿依玛克村第一书记王石说,这也是今年首次大规模试验成功。
2022年,为全面助力乡村振兴,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借着墨玉县发展大棚水果蔬菜产业新机遇,引入智能温控、水肥一体化系统,破解光热、土壤难题,首次尝试在阿依玛克村温室大棚种植经济效益比较高的热带水果。
正是借助“科技+”的力量,通过新品种引入、技术升级、产业链延伸,让“南果北种”成为现实。这是科技力量驱动新疆加快发展首发经济的生动场景之一。
技术创新是首发经济的核心动力。以人工智能(AI)、5G、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不仅提升了产品智能化水平,还优化了消费者购物流程,正在深刻改变消费场景和消费体验。如近年来,新疆不断围绕“数字赋能文旅新业态”等主题,通过“游新疆一码游”数字文旅平台、“5G慢直播”“AI制图”“AI视频”等新形式,从内容角度出发,重新定义数字文旅推荐方式,推动数字文旅高质量发展。
自治区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乔刚说:“首发经济主打‘首次’,强调创新性和引领性,是推动新疆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后发赶超的一个重要契机。要加大对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领域。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创新型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催生出更多首发产品。”
裂变:技术首发驱动产业升级
“叮当、叮当……”,2月25日,奎屯银力棉油机械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内,技术人员正全神贯注进行机械安装。
该公司总经理、技术中心主任林义说:“公司前两年刚研制出国内首套高效简配四台型机采籽棉清杂成套设备,使处理后的机采棉含杂量达到了手摘棉的水平。”话语中充满自豪感。
依托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该公司正加紧进行机采棉加工成套设备智能化测试,旨在将机器视觉、深度学习、大数据以及物联网技术与籽棉加工生产线相结合,同时配套可视化操作系统,开发机采棉质量追溯大数据平台。
“试验成功后,可以大幅度提升籽棉收购和加工环节的检测质量和效率,降低籽棉异性纤维含量,提高皮棉质量,对新疆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林义说。
企业是首发经济的主体。近年来,新疆通过项目引导、政策支持等措施鼓励企业牵头承担重大科技项目,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助力中小型企业成长,培育多元化首发经济主体,通过技术首发驱动产业升级。
新疆新研牧神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4YZS-8型自走式制种玉米收获机,为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款大型制种玉米收获机,一次作业完成玉米低损摘穗、集箱及高效卸粮作业,有效降低收获过程中对制种玉米的损伤,提升了制种玉米的品质,作业效益与质量达到国外同类机具水平,实现了国产化替代……
新疆新研牧神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在总装车间,对一台改款升级的自走式穗茎兼收玉米收获机进行样机试装。邹懿/摄
尽管整体创新水平与东部发达省份存在差距,但新疆依托资源禀赋与政策聚焦,在能源、农业、新材料等领域实现“技术突围—成果首发—产业领跑”的跃迁式发展,新疆正以“单点突破带动全域创新”为路径,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技术首发优势,通过推动需求升级与供给创新拉动产业升级。
新疆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阿布都伟力·买合普拉说:“技术首发的核心是技术创新,能够打破传统技术的瓶颈,为产业带来全新的生产方式、工艺流程和产品形态。因此要引导企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此外,应加强与疆外甚至国际产业链对接,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新疆首发经济的整体创新动能。”
赋能:多方合力打造首发策源地
2月27日,新疆银朵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1.1类创新药“复方比那甫西颗粒”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从临床前研究到三期临床试验,再到取得上市批件,历时15年,这是新疆首个基于维吾尔医药理论组方研发的复方制剂,填补了新疆A证生产中药1.1类创新药空白,或将成为新疆民族药新的支柱产品。
不久前,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与数智世界(新疆)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数智世界(新疆)公司将在乌鲁木齐经开区(头屯河区)投资20亿元,以打造新疆首家“灯塔工厂”为目标,建设总体规划50万锭纺纱产能的全球标杆纺纱基地项目,致力打造集总部管理、生产制造、创新研发、数字化技术应用推广等功能于一体的全球标杆纺纱超级工厂。
从首个研究成果落地,填补新疆空白,到打造新疆首家“灯塔工厂”,近年来,类似的科研成果在新疆频频诞生,折射出的正是新疆逐步优化的创新创业环境释放出的新动能。
近年来,新疆不断完善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聚焦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发展,从难点、痛点着手,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设立100亿元人才发展基金,下大力气诚邀各方人才共谋发展,科技创新环境逐步优化,充分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新创造活力,为新疆打造首发策源地孕育了肥沃的土壤。
乔刚认为,企业的创新是首发经济的内核,政策的机制创新是首发经济发挥引领效应的有力支撑,要让新疆首发经济的创新成果持续引领消费新趋势,须从政策支持、市场机制、企业创新等多个方面共同发力,不断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只有这样首发经济才能向新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