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它我觉得很光荣”
2024-09-10 19:04:36 来源: 石榴云/今日新疆
《今日新疆》记者 李想 / 文
8月25日清晨6时多,在独库公路奎屯公路管理局独山子分局乌兰萨德克养护站,抢险保通专业队的机械和人工两组人员,已经开始了当天的路面巡检和清理工作。为了不影响白天通行,养路工人们要抢抓“错峰时间”,因此只能在21时到第二天8时进行养护作业。
“独库公路现在是旅游公路,车道窄,通行车辆多,所以我们要在车辆上山前把清洁、安全的道路交给过往的车辆。”养护站站长宋雪岭说。由于晚上下了小雨,一些路段掉落的碎石较多,机械清扫后还需要人工清理路边堆积的碎石。
宋雪岭带领护路队在独库公路巡检。李想/摄
清理完一个路段,天色已蒙蒙亮,宋雪岭和工友们身着的橘红色工作服在山路上显得格外鲜艳。
他捡起一块边角十分锐利的石头说:“就是这样小小的一块石头,就有可能把轧过的车胎扎破。”
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的独库公路,由于自然条件因素,即便在炎炎夏日,也有突发暴雪的可能。宋雪岭和工友们要面对泥石流、积雪、碎落、塌方、滑坡等几乎所有频发的自然灾害。
在独山子分局,有两个“不过夜”——“小险抢险不过夜,大险游客不过夜。”
因此,宋雪岭即便在休息时,也始终紧绷一根弦,随时做好抢险的准备。“就在前几天,夜间的降雨造成小面积的塌方和落石,不到两小时我们就清理干净了。要是再严重一些,那就得干一晚上。”宋雪岭说。
2000年,宋雪岭从部队退伍,进入奎屯公路管理局独山子分局工作,在天山深处工作了20多年的他,见证了独库公路从英雄之路到网红公路的蝶变,也在数十年的坚守中成长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获得“2015至2020年度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系统劳动模范”、2019年“自治区公路管理局青年道德模范”、2023年“自治区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十佳养路工”等荣誉。
除了带领工友们做好管护路段的日常养护和抢险保通,宋雪岭还像个大管家,从养护站的供水、发电,到工友们的吃饭、轮休,就连附近停车区的商户也常来找他帮忙。
“独库公路今天路况怎么样?听说前几天下雪了……”
“路况好着呢,安全畅通……”
虽然来电显示是陌生号码,宋雪岭回答的语气却像个老熟人。对宋雪岭来说,接到这样的问询电话是常事。
“守独库之安,塑勇士形象——陈加乐赠”“尽职尽责,服务为民——640服务区赠”“鱼水相依,为民救急——639公里张学良赠”……环顾养护站办公室,满墙的锦旗背后,宋雪岭和养路工人们的故事还有许多。
“3月19日,K581至K600清碎落。”
“3月20日,K600至K618、K630清碎落、塌方。”
……
这是宋雪岭工作日志本上的记录,每年3月初,他和工友们便化身“独库开路人”,清积雪、斗水毁、清塌方、扫碎石,修复和处治路面病害,待到6月初恢复通行,他们又变成“独库守护人”,精心护养着这条最美景观路,让过往游客的自驾观光更加通畅。
“我只是简单记录,但一看本儿上的内容就能想起来那天在干啥。这是一条军人修建的英雄路,我是退伍军人,守护它我觉得很光荣。”
时间一长,山里的工作和生活难免枯燥,“但是,这个事情总得有人干。”宋雪岭说。
修路一时,养路一世。在独库公路每天开放前的巡检路上,在一个个雨天落石、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发生后的抢险现场,独库养路人用自己的辛苦付出换来游客的一路畅行。
离开乌兰萨德克公路养护站,看到一掠而过的“守护天山路”文化景观雕塑,记者不禁心生感慨:“丰碑无语,行胜于言”,这不仅是一条路,更是一座凝聚自然内涵和人类精神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