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年坚守换天山通途
2024-09-10 19:04:31 来源: 石榴云/今日新疆
《今日新疆》记者 杨阳 / 文
“预计今年年底,天山胜利隧道主体工程就能完工,到时我们将拆除这台在此连续工作4年多的隧道掘进机,最终实现隧道贯通。”7月20日,对于在天山胜利隧道施工现场的硬岩掘进机操作员张武清而言,不过是一个平常的日子,就像他坚守在这里的一千四百多个日夜一样,平常却又意义非凡。
张武清在硬岩隧道掘进机控制台前。张武清供图
自2020年8月6日,这台由中交天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制造,直径超过8米的硬岩掘进机装机完成、开始作业以来,张武清就和施工团队其他成员一起,与这台机器深入天山,夜以继日挖掘前进。
作为乌尉高速公路的“咽喉”工程,天山胜利隧道贯通后,从天山以北的乌鲁木齐市到天山以南的尉犁县,车程将由原来的7个多小时缩短至3个小时,且穿越天山仅需20多分钟,是又一条便捷的跨越天山之路。
20多年前,20岁出头的甘肃小伙张武清因机缘巧合接触到硬岩掘进机,入行从业至今。这些年来,经他操作的机器已有十余台,他已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掘进机操作员。从最早学习使用外国引进的机器,由外国技术人员指导使用,到如今操作国产机器,张武清感触颇深——“这台国产机器性能非常稳定,自动化程度高,操作起来方便又安全。挖掘的碎石由传动带自动运输到山体外面,省时又省力。”张武清细数着国产机器的种种优点,相比于老式掘进机通过人工或半自动辅助工具清理碎石,这台机器不需要停下来清理碎石,工作效率更高。
因参与天山胜利隧道工程建设,张武清第一次来到新疆,跟着施工团队一待就是好几年。隧道地处高寒高海拔地区,团队人员来自全国各地,难免会有不适症状,但在大家看来,这些都不是事儿。
“刚来的几天会有一些高原反应,头有些晕,不过这些都很正常,过四五天就适应了。”张武清告诉记者。
天山胜利隧道因埋深深、地质断裂带多、高地应力、高地震烈度、高环保要求等特点,是乌鲁木齐至尉犁高速公路项目中难啃的“硬骨头”。作为操作员,张武清在控制台前时刻关注着监控系统显示的画面和各个系统运转情况,及时检查碎石形态。一旦发现进入疏松地质带,就要及时调整参数设置,降低刀盘转速、降低推进力度等,防止塌方事故。正是这种严谨的工作态度,确保了工程环环相扣、顺利推进。
眼看着工程已过大半,张武清和大伙儿盼着隧道贯通那天,同时也更加谨慎操作,不敢有丝毫大意。“今后要是有机会开车经过这里,回想起曾经在这里施工的几年时间。我大概会感慨这一切都是值得的,隧道建设也有自己的一份力!”从张武清含蓄地表达中,记者感受到这位普通的工程建设者满满的自豪感。
正如张武清所言,用数年在天山胜利隧道施工现场的坚守,换来又一条贯穿天山南北的通途,为新疆的交通事业发展贡献力量,一切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