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岩,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乌鲁木齐机务段机车乘务员。2013年,刚参加工作的他即和同事驾驶西行国际货运班列从乌鲁木齐开往阿拉山口。“我见证了中欧班列的繁荣发展。”董岩说,“开中欧班列这十年,我看到车速更快、数量更多、货品更丰富了。”铁龙滚滚,“钢铁丝路”壮阔而繁忙,越来越多的中欧班列经新疆进出。
高金花的店铺,位于巴克图口岸边民互市贸易区内的丝路文化商品城,这也是巴克图中哈边民互市转型发展试点项目。70多平方米的铺面里,满满当当堆放着来自俄罗斯、中亚国家和欧洲国家的巧克力、糖果、蜂蜜、葡萄酒等食品,以及日用品、化妆品等。高金花说,每逢假期或者有旅游团来时,很多商铺一天的营业额就能达到上万元。
2012年,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正式封关运营,两国公民、第三国公民、车辆、物资均可根据两国协定出入合作中心,开展商贸洽谈和贸易往来。共建“一带一路”10年来,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繁荣发展,面积已达5.6平方公里。霍尔果斯中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是在这里最早投入运营的企业之一。
中欧班列开行背后,有许多铁路人为“钢铁驼队”寻路、开路,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阿拉山口站运转车间车站调度员李东,就是其中一员。8月31日,记者来到阿拉山口站调度指挥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电子屏幕,上面显示着各种线路图,屏幕下方,摆放着一排排控制电脑。电话声、键盘声此起彼伏,工作人员井然有序地忙碌着。
金沙河集团,是一家从事面粉和挂面生产的民营农产品加工企业,被农业农村部评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这样一家企业,为何选择落户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企业落户阿拉山口综保区,就是看好这里毗邻哈萨克斯坦。”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尹飞鸿说,2018年初,公司选择在阿拉山口综保区落户,并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
8月底,在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每天出入人员都在2万多人次。对游客来说,这里的免税店最具吸引力。在合作中心内的欧洲免税城,游客的购物篮里装满了香水、面膜等化妆品,工作人员忙碌着调货、推介……浓浓的咖啡香从购物区旁的茶歇区飘出,身着白衬衣、挽着头发的胡春媚一手持杯,微笑着招待大家尝一尝她的手艺。
喀什综合保税区里,在中顺电子商务(新疆)有限公司门前,停着一排排来自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外籍货车,车前都贴着醒目的“TIR”标识,此标意味着车辆可在各TIR实施国之间便捷通关。自2023年1月8日推进边境口岸货物顺畅通关以来,中国TIR运输顺利恢复。当月31日,中顺电子就完成了TIR运输作业。
8月24日,几名广州游客冲着网络上一段中非爱情故事,穿梭在喀什古城寻找网红咖啡店“迪力和迪雅”。记者随着游客来到这家咖啡店,蓝色的小门上挂着一张婚纱照,照片里的女孩海迪雅来自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岛,男孩迪力夏提·吐尔逊是喀什本地人。他们的咖啡店也按海迪雅的喜好,布置得五颜六色,海迪雅正在磨咖啡……
丝路通信息公司从事中亚五国出口贸易,其打造的一路通跨境电商平台,为新疆首家集线上贸易、线下汽运、中欧班列、报关报检、安全支付、结汇退税等为一体的跨境电商B2B交易平台。孟秀丽是丝路通信息公司总经理,严谨干练、气场十足。在丝路通信息公司宣传视频中,记者看见她与国内外企业、机构签约的场景,足迹遍布中亚五国。
郭雷是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乌鲁木齐西站运转车间的一名连结员,2012年从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来到乌西站工作。工作内容包括取送车辆、摘解车辆的风管等,属于最一线的工作,也是最辛苦的工种之一。“刚工作时,偶尔会遇到几节发往国外的列车,师傅都会要求我们认真点,干完再仔细检查一遍。”郭雷告诉记者。
4年前,新疆大道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杨森带领创始团队考察是否把项目落地乌鲁木齐时,遭到半数人员反对。两横数纵的路网、5G基站,高端装备、新能源客车制造、车辆零部件等基地建成……如今,新疆大道实业兴建的两河高端制造科技产业园已初具规模,正在打造3个车辆制造公司为“链主”的高端装备制造全产业链。
俄罗斯巧克力、吉尔吉斯斯坦蜂蜜、哈萨克斯坦奶粉……9月4日,记者走进巴克图口岸边民互市贸易区内的丝路文化商品城,只见来自世界各地的食品、餐具、装饰品等琳琅满目,游客络绎不绝拎着大包小包满载而归。
专访新疆国际陆港集团董事长马春雷
专访阿拉山口市党委副书记、综保区党工委副书记李琛林
乌鲁木齐市地处亚洲“心脏”地带,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节点城市,正在加快建设“一港五中心”,在这里,处处可感受到强劲有力的脉动。
喀什地区乘着共建“一带一路”东风,从西部边陲走向“通江达海”,如今,已初步构建了公路、铁路、航空“三位一体”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向西开放格局正全面形成。
空中丝路日渐繁忙
喀什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值快速攀升
为什么中欧班列要“换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