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出东方 云锦记辉煌

2022年12月16日 18:22:26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银璐  苏州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丁瑜天

  公元前2世纪左右,发源于昆仑山的尼雅河在塔里木盆地南缘孕育出一片绿洲,让一个叫精绝的城邦一度成为丝绸之路南道上的小小明珠。近2000年之后,中日尼雅考古合作考察队在和田地区民丰县的尼雅遗址找到了消失于黄沙中的精绝,以及它让人叹为观止的文化遗存,其中最夺目的就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

  据参与1988年—1997年联合考察队的考古队员称,对尼雅遗址的发掘是在已经被盗挖过多次的遗址上进行的,是一次抢救性发掘。从20世纪初开始,国外掠夺者已盗走了不计其数的简牍文书、乐器、织品等,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坏。所以能在遗址的墓葬中发现完好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是一个奇迹。

  这件锦护臂戴在墓葬中精绝男性贵族的右臂上,长18.5厘米,宽12.5厘米,面锦织造用白、青、黑、赤、黄五色丝,它的五重平纹织法代表了汉代织锦的最高水平。  

  “上大学时,老师曾给我们解析过这件锦护臂,它上面的凤凰、鸾鸟、麒麟、白虎、云纹等,都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特征,反映出汉代西域各城邦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在新疆博物馆,观众曲恬恬说。

  锦面上可见由汉代隶书织出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字样,这是中国传统天文星占的占辞,是古人观察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运行变化后总结的占辞术语,体现了汉代阴阳五行思想。中央政权对五星占辞有绝对的话语权,所以这件锦护臂应该是由专设机构织造的,后赐予了精绝贵族,证明了汉代中央政权对西域各地的管辖。

  作为国家一级文物中的孤品和易损品,这件锦护臂受到特别保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收藏于新疆博物馆的它,在2002年进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IMG_20220801_134657

新疆地毯织造技艺造出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手工织毯”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银璐摄

  国内丝绸专家、宋锦织造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钱小萍曾带领团队,应国家文物局邀请,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及新疆博物馆合作,完成“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的复制工作。她回忆当时的情形时说:“锦护臂出土后,专家组研判认为如果多次展览可能会损伤它,必须抓紧复制。锦护臂用的是我们从未复制过的五重平织法,这是难点,另外在丝线的纯植物染料染色上也花了大功夫。”

  五重平织法就是经线有五层五种颜色,织锦的颜色花纹都由经线承担,纬线只起固定作用。经过4年的研究尝试,2003年“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的复制品完成,专家认为达到质似、形似、神似的效果,可用于代替原文物做日常展出。

  随着对文物活化利用的进一步推进,“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以更加多元的方式,走进了寻常生活。

  今年北京冬奥会期间,新疆博物馆推出的系列文创“五星出东方”亮相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北京故事”文创展区,使用了锦护臂上祥禽、瑞兽、云纹、汉代隶书等元素制作的瓷器、丝巾、茶具、杯垫、手账等文创品受到青睐。

  舞剧《五星出东方》今年2月11日在国家大剧院上演,汉朝戍边将领在精绝城与当地民众相濡以沫、血肉相连的故事,深刻诠释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同时,这部舞剧的编创者还通过和田地区各时期文物、民族民间服饰、音乐、舞蹈等丰富舞蹈语汇,以充满现代感的编排手段让观众认识到新疆是多元文化荟萃之地,证明中华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五星出东方》编导辛俊杰说:“我们要借助跃动着艺术精品的舞台,让中华文化通过实物实景实事得到充分展现。”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魏江涛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