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秋荣:沙海见证国宝出土

2022年12月17日 10:45:47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张海峰

2019年5月,阮秋荣在新源县哈勒哈西特遗址在考古现场。图片由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新疆是考古界公认的“宝地”,也是考古环境最艰苦的地区之一,新疆沙漠中的考古更是超乎想象的艰辛。

  1995年,25岁的阮秋荣从西北大学毕业,来到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正赶上“中日合作尼雅遗址学术考察”这个项目。“当时还没进过沙漠,觉得沙漠考古浪漫而神秘。去了才知道,沙漠考古艰苦到什么程度。”今年51岁的阮秋荣微笑着忆及往事。

  尼雅遗址位距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北120公里,深居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沙尘暴是沙漠中的常客,刮起来天昏地暗、飞沙走石。阮秋荣和几位队员睡在装载生活物资的货车车厢里,夜里,有时狂风怒号,高大的越野车如汹涌波涛中的一叶扁舟,剧烈颠簸,他感觉随时会被掀翻。在1995年10月19日的考古日志中,阮秋荣写道:“昨夜,狂风暴虐,风沙飞舞,夜不能眠,‘吃’了一嘴沙子。早晨约7点多又是一阵暴雨……”

  沙海茫茫,风云莫测,最怕队友走失。考古调查时都是3个人一组。早晨出发时,每人领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一个馒头、一根黄瓜、一个西红柿和两瓶矿泉水。这些“给养”要撑到晚饭。

  按照新疆的气候特点,一般要等到10月初秋风渐凉,才能进沙漠。沙漠中昼夜温差超过20摄氏度,中午可以穿短袖,晚上储水筒里的水能结冰。大家捡来胡杨枝,晚上像原始人一样架起篝火取暖。篝火燃尽,把滚烫的灰烬埋进沙里,再铺上被褥,“这样睡觉就会暖和一点。”阮秋荣说。

  水在沙漠里最金贵。考察队带的水仅仅够饮用。进沙漠前,队员们大都剃了光头,因为进沙漠一个月不能洗头、洗脸。身处极限环境中,考古队员还找到了乐趣,“每天用沙子洗碗,直接去油了,感觉比水洗还干净。”阮秋荣笑呵呵地说。

  沙海荒凉而暴虐,考察队的发现却震惊了世界。此次考察原本计划只对尼雅遗址周边的文物进行调查,“我们无意中在沙土间看到一片棺木,看样子年代非常久远,于是临时决定发掘。”阮秋荣在1995年10月25日的考古日志中定格了历史性的一刻,“在1号墓地M3号墓,揭开棺板后,全场一片欢呼,所见之物令人惊叹!这是继1959年尼雅(遗址)发现东汉合葬墓36年后,又一座最高规格的墓葬。由于毯子包裹着棺盖,棺内沙子很少。身着华服的两人干尸,估计是夫妻合葬。”

  两人身上盖的是巧夺天工的“王侯合昏千秋万岁宜子孙”锦衾。几天后,还是在1号墓地,这座墓葬的下面,又发现了一座高规格墓葬,年轻的阮秋荣见证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的出土。织锦极其精美、面积不大,在云气纹、虎、瑞兽、鹤、凤凰和日、月的映衬中,赫然出现了汉字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文。

  这两件丝织品都代表了汉代最高纺织水平,成为闻名海内外的珍贵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是汉晋时期人们祈求国家强盛的一句吉祥用语。这件锦护膊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被视为国宝。

  1995年,民丰县尼雅遗址获评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有一年,阮秋荣在沙漠中呆了3个月,“当时没手机,在茫茫沙海中完全与世隔绝,‘重返人间’后都有点不适应了……”阮秋荣说。

  2018年,阮秋荣担任领队的项目“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遗址”,荣获“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从2015年开始,相继进行了5次发掘。每年5月去,十月中下旬下雪了才回来。大半年呆在野外,阮秋荣觉得挺幸福:“周围有农田,有村庄,有绿色。在新疆考古,这么好的环境已经让大家非常羡慕了。”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魏江涛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