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车与阿曼尼莎汗的传奇

2022年11月12日 20:56:54    来源: 央广网

  2014年,在今莎车县喀群乡恰木萨勒村兰干自然村东北约2.4千米的叶尔羌河北岸,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出一个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的古城遗址,城内面积约1万平方米,它是新疆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古城。

  到了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7年的秦时期全图里,西域地区出现了楼兰、塞种、呼揭、城郭诸国。这个时期的莎车被列入城郭诸国。

  在《汉书》中,“莎车”重新出现,位列西域48国之中。

  这个表面上时隐时现,实际上一直存在的绿洲城邦,以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成为连接欧亚大陆的血脉——丝绸之路必经的地方。

  来到如今的新疆莎车县,有一个地方不能不提,那就是叶尔羌汗国王陵,因为历史上叶尔羌汗国的都城就设在莎车。

  叶尔羌汗国王陵又称阿勒屯麻扎,“阿勒屯”汉语意为“金子”,“麻扎”则为“坟墓”。这座王陵,最早是在1533年为悼念赛义德王朝第一个汗王苏里唐赛义德而修建的。陵内葬有叶尔羌汗国创始人等12代王室成员。

  走进陵园,记者发现了一件非常惊异的事情。有一座陵墓盖着红色的幔帐,非常显眼,而且这座墓是三级台阶——男性的墓葬是两级台阶,女性的墓葬是三级台阶。也就是说,这座陵墓的墓主人是一位女性。女性是不可以葬入王陵的,那这一位女性为什么可以葬入王陵?而且她的墓葬还与一个很小的墓葬连在一起,这座墓的主人到底是谁?

  陵区的讲解员阿地江介绍,这座墓的主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木卡姆之母”——阿曼尼莎汗。

  1533年,阿曼尼莎汗出生在提孜那甫河畔的夏河塔塔尔村,就是今天的莎车县喀拉苏乡夏甫吐鲁克村,父亲马合木提是一个淳朴的砍柴人。阿曼尼莎汗天生丽质,聪慧过人,13岁就能写诗、作曲。

  一天,赛义德汗的长子、叶尔羌第二代汗拉失德率领大臣到提孜那甫河畔狩猎。夜晚,他化装成衣衫褴褛的牧民,带着侍从来到马合木提家投宿,借以了解百姓的苦乐与心愿。

  拉失德汗进屋后,发现屋子虽然陈旧狭小但整洁有序,墙上还挂着一把弹布尔琴。他从墙上取下琴,恳请主人弹奏。马合木提回应说:“琴是我小女儿的,还是让她为客人弹奏吧。”于是,砍柴人喊来了女儿。

  14岁的少女一出现,便照亮了拉失德汗高傲的心。少女头也未抬,从客人手上轻轻接过自己的弹布尔,信手弹唱了一曲《潘吉尕木卡姆》。

  美妙的琴声从姑娘的指尖淙淙淌出。令客人目瞪口呆的是,姑娘演唱的木卡姆歌词不仅涉及汗王自己,而且闻所未闻。

  拉失德汗回到驻地,戴上王冠,披上斗篷,带上10头羊和茶叶、绸缎,由40位官员陪同回到马合木提家中,向砍柴人恭敬地公开了自己的身份,并恳求砍柴人把女儿嫁给他。

  阿曼尼莎汗成为王妃后,并未一味追求奢华的享受,而是把主要精力用来整理、规范木卡姆。于是,阿曼尼莎汗在宫廷乐官喀迪尔汗的协助下,将一批有名望的木卡姆乐师邀请到宫中,对当时散失的木卡姆进行了大规模的加工和整理。

莎车县阿曼尼莎汗雕像

  木卡姆的艺术形式和特点是怎样的呢?新疆木卡姆艺术团采访了团长努斯来提·瓦吉丁告诉记者,在现代维吾尔语中,“木卡姆”的意思就是“古典音乐”,而十二木卡姆其实就是十二套古典音乐大曲,每一个木卡姆都有大乃额曼、达斯坦和麦西热甫三大部分;每个部分又由四个主旋律和若干变奏曲组成。为木卡姆伴奏的乐器都是西域特有的萨塔尔、弹布尔、热瓦甫、手鼓、都塔尔等。深沉缓慢的古典叙诵歌曲,流畅优美的叙事组歌,热烈欢快的民间舞蹈音乐,使得木卡姆在艺术成就上无与伦比。

努斯来提·瓦吉丁接受采访

  阿曼尼莎汗死于难产,离世时年方34岁。为了祭奠阿曼尼莎汗20年来潜心整理十二木卡姆的功绩,阿曼尼莎汗以叶尔羌第二代汗王王妃的身份获准葬入叶尔羌汗国王陵。人们不忍心将她和难产而去世的女儿分离,便修建了大小两座陵墓,将她们葬在了一起。

  如今,莎车人以阿曼尼莎汗为骄傲,为她又修建了纪念陵墓。

《大写西域》南线采访组在阿曼尼莎汗纪念陵墓前合影留念。

  十二木卡姆也于2005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我国发射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向太空播放的30首中国著名歌曲中,就有十二木卡姆选曲。

[责任编辑: 古丽革乃·艾尔肯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