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莎车大型原创音乐剧《阿曼尼沙罕传奇》
2022年11月12日 19:31:56 来源: 莎车零距离
莎车大型原创音乐剧《阿曼尼沙罕传奇》2016年9月1日在莎车木卡姆影剧院精彩首演、复演后,于10月16日晚在上海戏剧学院盛世首演。10月24、25、26日在上海海事大学巡演、后续在上海国际广场、浦东各街、镇进行一周的精彩巡演,同时参加浦东新区文化艺术节闭幕式演出!
静静的叶尔羌河,记录着千百年的传说;大漠的风沙,刻进年轮,磨砺筋骨;悠扬的驼铃,商贾云集,丝路宽阔;有一位诗人,纵情歌唱,流传千古。2016年10月16日,新疆莎车大型音乐剧《阿曼尼沙罕传奇》在上海戏剧学院拉开了首演的帷幕。
音乐剧《阿曼尼沙罕传奇》穿越500年历史风云,以音乐的语言重现了阿曼尼沙罕传奇的一生。阿曼尼沙罕在收集、整理、创作《十二木卡姆》迷茫时,音乐像一盏明灯给她指路;沮丧时,诗歌如战鼓使她兴奋;在痛苦时,艺术如一剂良药慰藉她以及这片土地上人民的心田······
有人说,在莎车,10个人中有8个人会唱木卡姆,9个人会跳麦西莱甫,这一点也不夸张,被誉为“丝路明珠”的《十二木卡姆》,以其独有的方式记录着西域文明的进程。
阿曼尼沙罕生于一个普通的樵夫家庭,她自幼聪慧,13岁便会吟诗奏曲。本剧讲述了一个美丽的女子邂逅一段美丽的爱情后,《十二木卡姆》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传说拉失德汗邂逅了这位才华出众的美丽姑娘,姑娘的才情深深打动了拉失德汗,二人一见钟情,喜结良缘。阿曼尼沙罕进入宫廷后,怀揣着对民间音乐的热爱,萌发了挖掘、整理各种木卡姆的想法,但那时对女性的要求十分严苛,阿曼尼沙罕在各种势力的抵制下,并未屈服,拉失德汗与广大维吾尔人民也成为她的坚强后盾。拉失德汗还请来宫廷乐师喀迪尔汗等艺人协助她,在阿曼尼沙罕和民间艺人的共同努力下,完成十二木卡姆的整理。
在形式与内容上,阿曼尼沙罕剔除以前宗教色彩浓厚的陈旧内容,继而吸纳了维吾尔族民间歌舞的精华,曲风随之变得清爽、高雅、动听,歌词与内容也更贴近民众的生活与真情实感。阿曼尼沙罕赋予《十二木卡姆》新的活力与新的主题,《十二木卡姆》也因此升华为全面反映维吾尔族人民生活的大型史诗。
天妒红颜,34岁时阿曼尼沙罕因难产不幸去世。与她共同生活了二十年的拉失德汗悲痛欲绝,思妻成疾,二年后也随她而去。按照拉失德汗的遗愿,人们将他埋葬在阿曼尼沙罕墓的旁边。这段爱情故事也随十二木卡姆的流传而为后人传诵。
她是樵夫的女儿,她是美丽的女人,她是著名的诗人,她是伟大的音乐家,她还是叶尔羌的王妃。34年是短暂的,34年是光辉的,在她仅存的34年间,饱蘸着叶尔羌河的水,用芦苇作笔,用真情作诗,用生命演唱,为维吾尔人、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十二个木卡姆(套曲)和《乃斐诗》等数部诗集。
今天,新疆《十二木卡姆》也已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成功,得益于“丝绸之路”所造就的东西方文化血脉畅通,以及这里居民们兼容并蓄、积极追求美好生活的“丝路精神”。这些随着叶尔羌河流淌的华美乐章,也成为新疆今天对外开放的迎宾序曲。
《阿曼尼沙罕传奇》音乐剧是上海文化援疆的重要项目之一,该剧由莎车县县委、县人民政府主办,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莎车分指、中共莎车县委宣传部、上海对外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承办。在上海戏剧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精心编排下,该剧历经一年打磨,多方合作,共同努力,主创团队携手付出,才得以精彩地呈现在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