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贵:探寻昌吉社火的发展历史

2022年11月08日 21:41:23    来源: 天山网

  □新疆昌吉市文化馆 朱新贵

  摘要:新疆昌吉汉族社火在中华民族社火文化中颇具特色,这一古老的民间风俗,在新疆是伴随着数千年来中华农耕文明的兴盛而发展成熟的。这一活动形式,不仅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而且至今人们仍然情有独钟,喜闻乐见。本文以此为缩影,透视昌吉地区当地社火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流变、表演内容以及对近年来昌吉元宵节社火表演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以促进社火表演更好地开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昌吉社火 渊源 存在问题

  昌吉耍社火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1770前后),那时居住于乌鲁木齐的纪昀,曾记述昌吉人耍社火景象:“孤木地屯与昌吉头屯以舞狮相赛,不相上下。昌吉人舞酣之时,忽喷虫红笺五尺,金书:‘太平天下’,随风飞舞。众目喧观,遂为擅胜。”

  昌吉社火的兴起、发展与昌吉的屯垦及各省同乡会馆的建立是分不开的。在昌吉建县(1773)余年间,来自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四川等省的屯民已在这里扎根,至光绪年间(1876年后)左宗棠收复新疆时带来的人中,也有各省的人(两湖人居多)后来在这里定居。为了相扶相帮,自 1934年起各省在昌吉的人先后建立同乡会馆,称之为“八帮”商会。随着民间结社组织会馆的建立,关内各省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各领风骚,在昌吉传播开来。如山西会馆的锣鼓、大头和尚、汾阳大套、旱船、太平车;陕西会馆的高抬芯子、陕北秧歌、两湖、四川会馆的龙灯;河南会馆的狮子;直隶会馆的高跷等。这些会馆的人为活跃生活,年节期间都要举办社火等文艺活动。各会馆的社火既保持原籍特征,又融其他省当地风味,且都带有竞赛性质,所以每次要社火时都可看到花开数枝,争奇斗艳的场面。

  此景况一直延续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庆祝解放的日子里,昌吉社火重新出现繁盛的局面。但在后来的一些年间,由于各种政治运动,这项活动逐渐消失。

  改革开放后,自1981年起,社火活动开始恢复,并逐年发展。每年春节、正月十五都以竞赛的形式开展社火活动,使其规模日趋扩大,内容愈渐丰富。

  昌吉历史上的社火以传统内容为主,地域特色尤显浓厚。其中有不少民间舞蹈和湖北、四川很接近,如花鼓子,地蹦子、小场子、彩莲船,板凳龙、五节龙、地围子、四船扑莲、对鼓、挑花篮等具有江南水乡的俊秀格调,显得山美人俊、诗情画意,给人们—种清新、秀丽、欢快之美感。

  河南的耍狮王:河南狮舞兴起于汉朝的洛阳,自汉代以后,西汉河南郡治和东汉都城洛阳,皇宫朝野举行祭祀庆典,必有狮子舞等民间社火表演。随着朝代的不断更替,政治、文化,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原人口的迁移及文化重心的逐步南移,狮子舞也从黄河流域传播到了大江南北。明清以后,随着河洛民间社火文化的发展,狮舞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表演技巧和艺术造型,已成为中华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不但光耀中原大地,而且随着历代王朝的东移北挪,传遍大江南北,昌吉的狮舞中,都能找到河南狮舞的踪影。

  安徽的二鬼摔跤:又称“二鬼扳跌”,传统的民间舞蹈节目,由单人进行表演。演员穿上特制的服装,模仿两个小鬼摔跤的动作。其表演可在舞台上,也可以在场地上进行,有的还在桌子上进行。用木头刻绘成两个鬼头,钉上两顶帽子,衣服有两个棉袄外套、两个大褂,衣服内钉上用木板做的肩和腿。板四角4根绳子,前两根系于演员腰部。演员两只手拿板,板上安有假脚和鞋子,上肢四臂是假的,抱着不动,下肢四腿是演员的两腿和两臂。舞蹈道具制作十分巧妙,动作幽默诙谐,逗人发笑,很受群众欢迎。

  陕西的高台芯子:“高抬芯子”陕西相传久远的民间社火之一种。“高抬芯子”以每一台为一单位,台用硬木制成,形如带底的大八仙桌。中穿两杠,由四壮汉抬行,台底板上装着砖石(或土块)压底,台四周围用各色布幔围裹严实,台面上即为所扮演的剧目,演员都是5~7岁的男女儿童。每台一戏,当时扮到台面上的剧目共有《白蛇传》、《千里走单骑》《天河配》、《千里送京娘》、《时迁偷鸡》等十余种,另有精心特制而能立式转动的《麻姑献寿》,能平横式转动的《八仙过海》,能上下摆动的《和合二仙》等,受到群众热烈欢迎。 

  天津的高跷:天津方言谓高跷表演为“踩高跷”。表演者双足缚于1~3尺高木棍制成的“跷腿”上,边行走边表演。清代中叶高跷盛行时,高跷腿子曾有高5尺者。高跷有文、武之分:文跷以走唱为主,简单的舞扭动作;武跷则表演诸如倒立、翻筋斗,叠罗汉.跳高桌劈叉等难惊惊险动作。节目有《打渔杀家》、《瞎子观灯》、《张三跑马》、《武松打虎》以及《傻公子扑蝴蝶》等,表演时按戏目分项进行,演员在锣、鼓、铙、钹击打伴奏中舞蹈翻跌。

  本地秧歌:主要以陕北秧歌为主,融以腰鼓、水船、狮子、霸王鞭、跑驴等各种民间舞蹈,组成春节杜火舞队走村转户、挨门拜年。陕北秧歌属汉族民间秧歌舞中具有鲜明特色的一种流派,在集体群舞的大场表演中穿插“踢场子”等其他形式的小场节目,在伞头的率领和唢呐、打击乐伴奏下,通过载歌载舞形式突出“扭摆、走、跳”的欢快、质朴、洒脱、奔放的韵律和节奏。队尾设置蛮婆、蛮汉等一批丑角人物,进行相互间的嬉戏挑逗,更增添了秧歌表演的喜剧色彩和生活情趣。

  山西降州锣鼓和山西威风锣鼓:昌吉的社火主要表现形式,无论是各种芯子、高跷、龙灯、狮子和各种地台社火、故事等,均在强烈的锣鼓伴奏中以大型综合性的游转方式活动。山西锣鼓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总体风格以节奏强烈明快、场面壮阔见长。其种类有:《威风锣鼓》、《花敲敲》、《瞪眼家伙》、《牙鼓》、《花鼓》、《转身鼓》、《扇鼓》、《黄河锣妓》、《五虎爬山》、《太原锣鼓》等。尤其是《威风锣鼓》、《黄河锣鼓》、《太原锣鼓》更为突出。表演时可原地、可行进,姿势变换灵活。后来人们逐渐扩大阵容,由30人发展为百余人,重大节日还专门组织几百人的大型表演。参加人员除青壮年外,还有老年和少年。表演时演奏者身着民族服装,或黑色武士服,配戴墨镜,跨开双腿,挺起胸膛,仿佛有使不完的力量,气势磅礴,威武雄壮,擂出了黄河的“威风”。浓郁的地方气息,鲜明的民族风格、强烈的时代风韵有机融合,观赏后令人激动万分。

  纵观昌吉社火近年来的发展,内容是丰富了,除了有一些传统的舞龙、舞獅、秧歌、腰鼓,又增加了彩车、民族歌舞等项目,一般每年各社区、乡镇大小队伍三十多支,参加表演人数达万人之多,队伍长达一公里余。社火队且行且舞,除在市区一些主要点进行集中表演外,还要去各个企业拜年,城市表演结束后,还应邀去乡镇社区进行表演。昌吉正月民俗活动自1981年以来,虽然一年比一年在队伍人数方面有所增加,但一些潜在的问题已经凸显。

  一、正月十五昌吉社火活动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是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和乡民浓厚的乡土观念和族群观念。当代社会正在全面走向市场化,昌吉市作为州府所在地,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已经具备一定的市场规模,很多村民已投身其中,人们确实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参与这种大型活动。同时由于生活方式的变化,村民的乡土观念和族群观念日益淡漠,逐渐失去了对这一活动的热情。

  二、由于近几年社会迅速发展,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各村爱好传统社火的人少了,社火队伍现有传承人严重老龄化,有的社火品种几乎失传,有的社火制作绝艺已断代。目前面临着队伍老化,青黄不接,甚至人亡艺绝的危险。这是社火队伍濒临失传的主要矛盾。

  三、为了生存,农村大部分的青壮年外出经商打工,组织参与社火活动的青壮年人员锐减。留村的年轻人由于思想观念和社会环境的转变对民间传统艺术参与兴趣不浓,转身欣赏现代歌舞或参加现代文化活动。

  四、社火发展所需的财力物力十分匮乏。社火活动多属群众自发,活动经费靠自筹,而社火活动需要的经费庞大,社火组织根本无力筹措更多的发展资金。

  五、有部分领导只重视抓经济建设,对民间艺术活动,重视不够,有时象征性地给点经费,也是杯水车薪,对社火的传承发展起不了作用。

  六、一些群文工作者疏于理论学习, 在继承与创新方面缺乏认知,对传统社火概念不清,在辅导和排演中一昧摊大求洋,形成社火表演过于舞台化、歌舞化,失去了社火本身的意义。

  时下是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使新生一代越来越少地去接触传统体育,这也使民间节庆体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如何传承和保护传统体育活动也因此成为人们的关注。

  (原标题:昌吉民俗——正月十五耍社火刊于《神州》2012年32期)

[责任编辑: 魏江涛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