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董亮
鄯善吐峪沟石窟群和佛寺遗址入选201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吐峪沟石窟古称丁谷寺,建在吐峪沟南部东西两侧的悬崖上,开凿年代为公元5至8世纪,有约100个洞窟,是新疆东部开凿最早的佛教石窟遗址群,也是吐鲁番地区最早、最大的佛教石窟群。

《金刚经》写本残片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石窟内有大型佛像遗存,壁画的题材有较强的地域特色,和中亚犍陀罗风格较接近,与河西、龟兹、于阗等地早期石窟壁画虽有不同,但联系密切。
石窟内出土了大量的文书残片,包括汉文以及粟特文、藏文、回鹘文、婆罗谜文等,文书有佛经、世俗文书、古书注本等。部分文书保存较为完整,并有纪年题记,有的经卷还带有卷轴,这为研究当时吐鲁番地区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和古代语言等提供了宝贵资料,也实证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元文化荟萃、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

吐峪沟石窟外景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吐峪沟石窟群也是古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佛教遗址。发掘中发现的寺庙遗迹非常丰富,出土文物的种类和数量都非常庞大。这些新发现不仅对深入探讨吐峪沟石窟的创作时间、原貌、洞穴组合、主题布局、造像特征和造型绘画技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为进一步研究古代佛教艺术由南向北、由西向东的传播,特别是以高昌、龟兹为代表的新疆石窟寺庙与中原地区石窟寺庙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此外,它们对于认识新疆多种宗教的发展与演变格局有重要意义。

石窟内壁画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