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18日 20:29:56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足迹】
【场景再现】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讲到了达西村的村训——“口袋里要鼓囊囊,精神上要亮堂堂”。消息传来,达西村党支部和全体村民十分激动,他们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近年来村里的发展变化,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信心。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给达西村回信。习近平指出,达西村的发展变化说明,有党的好政策,有各族群众齐心奋斗,就一定能让乡亲们过上舒心幸福的生活。兴疆稳疆,重在基层。希望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像吸铁石一样把乡亲们紧紧凝聚在一起,坚定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把党的好政策落实到每家每户,把生产搞得更好,把民族团结搞得更好,让乡亲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更好。
【访谈心声】达西村党员干部群众代表: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惦记着达西村的各族干部群众,惦记着达西村的发展变化。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期望和嘱托,一心一意跟党走,口袋里鼓囊囊,精神上亮堂堂,齐心协力把达西村建设得更加美好。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魏永贵 杜建辉
达西村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兴平镇,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有500多户2000多人。由于自然条件差,以前达西村土地盐碱严重,是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三靠村”。
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引导下,达西村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蹚出一条致富路,过上了“口袋里鼓囊囊,精神上亮堂堂”的生活,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文明村、民族团结进步村。
党的十八大以来,达西村迸发新活力、取得新成就,成为天山南北成千上万个村庄在新时代新发展中的缩影。
3月29日,在尉犁县兴平镇达西村一处条田里,种植户采用“干播湿出”技术播种棉花。今年计划种植棉花100余万亩,全部采用滴灌技术,发展高效节水农业。通讯员 汪志鹏摄
口袋里要鼓囊囊,精神上要亮堂堂
阳春四月,正是春播时节。走进达西村,街道宽敞,别墅气派。产业街人来人往,风情街抓饭飘香。棉田里精量播种机正在作业,梨园中技术员带着果农一起施肥。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回信的消息传来后,乡亲们比过节还高兴。”达西村党支部原书记沙吾尔·芒力克清楚地记得当年的情景。他说:“宣读回信的那一天,大家打起了手鼓,跳起了麦西热甫。”
沙吾尔·芒力克今年73岁。上世纪70年代,他高中毕业后回村务农,不久就担任了村长,1980年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一直干到2019年。
“口袋里要鼓囊囊,精神上要亮堂堂”,是达西村“两委”班子几十年总结出来的经验。
上世纪70年代,因生产需要,不少群众迁来达西村。沙吾尔·芒力克对村民们说,要发展,就需要团结起来,一起奋斗。村民们积极响应。5个村民小组拿出690亩熟地拨给新建的村组,还送去了8匹马、12头牛和2辆马车。
人口增多了,需要开荒种粮。为解决排碱问题,达西村党员干部带领村民奋战一个月,挖出第一条排碱渠。这条渠后来被大家称为“团结渠”。
“达西村的乡亲们不分民族,在劳动和生活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互帮互助、团结奋斗的事情多得数不清。”沙吾尔·芒力克说,“我们不仅要把经济搞好,还要让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各族群众团结在一起,才能过上好日子。这就是‘口袋里要鼓囊囊,精神上要亮堂堂’的含义。”
2021年6月15日,游客在观看舞蹈表演。当日,尉犁县达西村迎来浙江、河南、江苏等地的600余人旅游团队,他们将在达西村旅游景区,感受美丽乡村,畅游红色达西,购买当地特色农产品。通讯员 郭宝玉摄
像吸铁石一样把乡亲们紧紧凝聚在一起
长期以来,达西村党支部团结带领乡亲们拧成一股绳建设家园,村庄面貌大变样。
上世纪80年代初,为解决乡亲们的温饱问题,党员干部与村民们一起修渠清淤治盐碱、种树防风护农田,狠抓粮食生产。经过10年奋斗,9300亩农田实现林网化,成了丰产的良田。
解决温饱是第一步,让全村人都富起来才是目标。村党支部根据实际,决定将棉花产业作为全村支柱产业,同时大力发展林果业和畜牧业。
“有的群众擅长种棉花,有的群众擅长养牛养羊。大家互相帮助,脱贫进程不断加快。”沙吾尔·芒力克说。
达西村党支部建立党员干部联系户制度,先后有49名党员干部与贫困村民结对子,签订脱贫责任书,不脱贫,不脱钩。棉花定苗打顶、牛羊育幼接羔、果树修枝浇水,处处可见党员们的身影。经过多年努力,这些帮扶对象早已全部脱贫。
“村里的厂子多了,商铺多了,牛羊也多了,棉花年年丰收,还有了图书室、医务室、展览馆、科普馆。”村民阿不力克木·木沙说,“党的政策好,村党支部带领大家增收致富的办法多,大家干啥都有劲。”
在党支部的带领下,达西村村民人均收入连年上台阶,文明乡村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申请入党的年轻人不断增多。2016年8月,随着党员人数增加,达西村党支部升格为党委,达西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不断增强。
尉犁县兴平镇达西村一角(2021年4月29日无人机拍摄)。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蔡增乐摄
牢记嘱托新征程上再创新业绩
2021年,达西村320户农户以土地入股,成立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实现收入153万元,享受到了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带来的红利。
合作社的成立,是达西村在习近平总书记回信鼓舞下,加快产业升级、推动乡村振兴等诸多举措的一项。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是达西村不断前进的动力。”兴平镇党委副书记、达西村党委书记古再努尔·买买提说,2014年,达西村村民人均纯收入达2.5万元,2021年达到3.6万元。达西村农牧民持续增收,实现了新的发展。
数据背后,是达西村党员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新征程上再创新业绩的结果。
“总书记要求,‘让乡亲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更好’。这几年,我们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一手抓庭院经济,一手抓乡村旅游,不断拓宽致富路子。”古再努尔·买买提说,达西村建成了一条风情街、一条馕产业街、一处夜市,村民们先后开办了36个农家风情园、9家民宿,与2000亩香梨园一起,串联起达西村乡村旅游的新格局。如今,达西村已经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吸纳了一批村民就业创业,成为推动增收致富的新增长点。
2015年,尉犁县被命名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达西村作为该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村,成立了尉犁县电子商务协会,投入千万元打造了达西电子商务创业基地,当年入驻电商企业逾百家,达西村及周边乡村的罗布麻、罗布羊、干果等特产在网上热销。如今,随着直播电商产业的快速发展,尉犁县以达西村为龙头,全县电商产业又迎来了一次新的腾飞。
达西村的经验令人鼓舞,达西村的今天充满魅力,达西村的未来让人期待。古再努尔·买买提说:“达西村村民能过上舒心幸福的生活,就是因为有党的好政策,有党组织的坚强领导,有各族群众齐心奋斗。现在,达西人有一个共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把达西村建设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