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普湖县今年再扩种2000亩海水稻
2022年05月25日 18:13:32 来源: 岳普湖县融媒体中心
5月22日,在喀什地区岳普湖县铁热木镇喀拉托格拉克村2000亩耐盐碱海水稻大田里,袁隆平海水稻团队——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技术人员和当地群众忙着进行机械插秧作业,曾经白茫茫的盐碱地,经过平整、浇水、插秧后,变成了绿油油的水稻田。
岳普湖县属于重度盐碱区,土壤含盐量大约在17%左右,被视为“农业的荒漠”。2018年,袁隆平海水稻团队首选岳普湖县巴依阿瓦提乡阿热盖买村作为全国首批盐碱地稻作改良试验基地之一,种下80亩海水稻。经过几年的试种,海水稻单产量实现逐年增长,并让种植海水稻的盐碱地变成良田,实现稻麦两作。
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岳普湖基地生产队队长张立山说:“巴依阿瓦提乡在连续4年进行的稻子改良中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实现了稻麦双季双丰收,水稻亩产579.4公斤,小麦亩产250多公斤。今年,我们扩大种植面积,在铁热木镇种植了2000亩海水稻。”
耐盐碱海水稻试验启动以来,巴依阿瓦提乡阿热盖买村村民布合丽且木·萨德尔跟着专家参与了试验全过程,学会了培育水稻秧苗、秧苗移栽、田间管理等水稻种植技术,不仅逐年提高了家庭收入,还从一名普通农民成长为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岳普湖基地生产队的一名技术员。
布合丽且木·萨德尔说:“现在我每个月的收入是4500元,我在这里工作,不仅能学习种植海水稻的先进技术,还可以增加我的收入。”
铁热木镇喀拉托格拉克村村民玉山江·努来克也是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岳普湖基地生产队的一名员工,他说:“我家离工作地点很近,每个月可以拿到6000元工资,我很高兴在这里工作。”
海水稻在岳普湖县连续4年种植成功,对岳普湖的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等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且在土地改良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4年来,该县试种海水稻采用了青岛海水稻团队的四维改良技术,种植期间,通过暗管排盐技术排出盐碱水,处理后再循环利用灌溉稻田,并结合多种灌溉方式进行试验,土壤中的含盐量大大降低,实现盐碱地基本达到稻作改良的良田标准,用来种植小麦,小麦亩均产量在200公斤以上。小麦收割后,再次插秧种植海水稻,实现了麦稻双季连作。
张立山表示,经过海水稻及其他农作物种植,新疆已有2000多亩盐碱地得到改良。今年,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在巴依阿瓦提乡300亩试种田的基础上,开始在铁热木镇规模种植海水稻。
张立山说:“铁热木镇的海水稻插秧工作计划在5月底完成。在三到五年内,我们将通过种植海水稻对这片盐碱地进行改良,达到变成良田的目的,给当地农民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也带动周边的村民共同致富。”
(岳普湖县融媒体中心通讯员 阿迪力 努日曼古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