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新貌·微记录丨库尔马西与鹰的故事还在继续

2022年05月28日 13:47:14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逯风暴 宋卫国

  身跨骏马、右臂擎鹰,猎物出现时,猎鹰展翅高飞俯冲而下……这样的场景曾无数次出现在库尔马西·胡特曼的梦中。梦醒之后,库尔马西清楚地知道,这种生活已经渐渐远去,但自己与鹰的另一段故事才刚刚开始。

  库尔马西是阿合奇县阿合奇镇佳朗奇村的一名驯鹰手,从17岁开始学习驯鹰,一辈子与猎鹰相依相伴的他,在71岁的时候,成为一名宣传员,向外界宣传柯尔克孜族的驯鹰文化。

  千百年来,驯鹰已融入柯尔克孜族人的精神血脉中,变成一种符号。成为一名驯鹰手,鲜衣怒马,架猎鹰疾驰于天地间,曾是柯尔克孜族年轻人的梦想。

  库尔马西也不例外,17岁那年,他接过父亲递来的驯鹰手套和眼罩,成为家族第七代驯鹰手,从此,猎鹰和骏马一样融入他的生活,变成他生命的一部分。

  柯尔克孜人驯鹰恪守着一个约定:决不把这珍贵的猛禽连窝端。库尔马西拜托同村的驯鹰手,从悬崖峭壁上取回最心仪的幼鹰回家驯养。戴上厚厚的皮手套,让幼鹰落在胳膊上,训练幼鹰的飞起降落。把一条狐狸尾巴绑在马身后,让鹰飞起捕捉,锻炼它抓捕猎物的本领。

  “我们当时驯鹰,主要是为了打猎养活家人。”库尔马西说。

  年轻的驯鹰手渐渐长大,库尔马西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我自己就上到小学四年级,跟文盲一样,我不想让我的孩子跟我一样,所以我把孩子们都送到了学校。”

  日子一天好过一天,牛羊多了起来,住进了新房子,驯鹰不再是为了养家,年轻人只是把驯鹰当作爱好以及娱乐方式,对于生活,他们有自己的选择。

  库尔马西的大儿子考上大学,在本地参加了工作。二儿子和小儿子喜欢猎鹰,高中毕业后,他们选择跟父亲学习驯鹰。

  库尔马西亲手缝制了驯鹰用的牛皮手套和眼罩,送给两个儿子,儿子继承父亲的技术,成为第八代驯鹰手。

  时代的巨变轰隆而至。因为鹰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曾经有一段时间,国家明令禁止驯鹰。后来,因为考虑到驯鹰术是柯尔克孜人千百年来的特有习俗,需要保护和传承,禁令才解除了,允许驯鹰手经过许可后继续驯鹰。

  阿合奇县致力于保护驯鹰文化,向国家申报的“柯尔克孜族驯鹰习俗”列入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当地政府的推荐下,库尔马西成了“柯尔克孜族驯鹰习俗”的代表性传承人,以新的身份弘扬驯鹰文化。

  如今,库尔马西已适应了自己的新身份,他主动向人们宣传驯鹰文化,把自己的驯鹰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出去。现在,他已培养了50多名驯鹰手。

  游客慕名而来,库尔马西会骑马架鹰,向他们介绍驯鹰习俗。说到兴致处,他会拿掉鹰眼睛上的眼罩,雄鹰振翅欲飞,那磅礴的气势,总会引来游客的惊叹。“哪怕有一个游客喜欢驯鹰文化,我都很高兴。”他说。

  如今,有着“中国猎鹰之乡”之称的阿合奇县,把驯鹰文化纳入了“十四五”规划中,开发驯鹰文化相关产业。4月,该县一家猎鹰场维修改造项目已经开工,等到项目完工,游客可观看柯尔克孜族传统文化表演、体验赛马和猎鹰等。

  “鹰是柯尔克孜人一生的朋友。”库尔马西说。

[责任编辑: 王荣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