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新貌·看乡村丨那一抹亮橘 是增收的新色彩
2022年06月27日 11:10:40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杨舒涵 郑卓
6月21日,一场夏雨缓解了燥热,也让莎车县英吾斯塘乡阔什吾斯塘村道路两侧的万寿菊更显艳丽,放眼望去,一片亮橘色。
最近几天,阔什吾斯塘村村民吾热古丽·吾斯曼一直忙着在自家万寿菊田里采摘,她很喜欢这种种植简单、收益不低还好看的作物。“万寿菊产量高,一亩地的收入有4000多元。”吾热古丽笑着说,她家种了4亩地的万寿菊,是增收的新来源。
万寿菊丰收,种植户喜笑颜开。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蔡增乐摄
从万寿菊中可以提取天然叶黄素,广泛用于食品、化妆品、保健品等领域。近年来,莎车县引进龙头企业,因地制宜发展万寿菊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在企业带动下,万寿菊不仅为农民提供了增收致富的好渠道,还成为一道别样的乡村风景线。
作为莎车县的万寿菊种植示范点,英吾斯塘乡今年种植了5100亩万寿菊。“与传统的经济作物相比,万寿菊容易栽种、成活率高,花期可达5个月。”站在金灿灿的万寿菊花海旁,英吾斯塘乡党委书记朱玉宝告诉记者,农民种植的万寿菊,全部由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莎车有限公司收购。为减轻农民负担,企业采取为种植户垫资等形式,提高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穿梭在万寿菊田地里的采摘人。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杨舒涵摄
在距离阔什吾斯塘村不到3公里的地方,是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莎车有限公司的收购站。每年收购季,路上都排满了前来卖花的村民。
“收购时不分品相,农民卖多少我们收多少,现金现结。”该公司副总经理童玉海介绍,公司日加工鲜花3000吨,年生产天然叶黄素4000多吨,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和农民签订保护价收购合同,在每个乡镇设立万寿菊收购站点,使万寿菊种植、销售规模化、一体化。采摘季节,企业能解决近13万人季节性采花就业,并带动1000余名运输专业户增收。
乡亲们正在采摘万寿菊。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蔡增乐摄
为让农民种好这种经济型作物,莎车县从育苗环节开始抓质量,推广工厂化、规模化、标准化育苗,从而降低成本,提高品质。目前,全县71个育苗合作社集约育苗4.2亿株,种苗成本从每株0.1元降到0.07元,仅种苗成本一项就为全县种植户节约支出1260万元。育苗阶段还能解决季节性用工3000余人。
同时,莎车县农技中心和企业派出30余名技术人员,常年在田间地头进行指导培训。吾热古丽说,刚开始种花时,大家都不懂,后来农业技术员主动送技术上门,手把手教村民怎么种植和管理,采摘的时候还直接上门指导,现在村民们都从种花门外汉成了行家里手。
丰收的喜悦。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蔡增乐摄
通过近几年产业发展和项目扶持,莎车县万寿菊平均单产由2018年的2吨/亩,提高到2021年的2.5吨/亩,总产量达25万吨,实现产值2.62亿元。全县万寿菊种植面积从2012年的3万亩发展到2022年的10万亩,带动7.8万户农民种植万寿菊。
阔什吾斯塘村村民麦麦提依明·阿皮孜说,以前村里就只有两种颜色,春夏是绿色,秋冬是土色。“现在你看,我们有了橘色,多美啊!”
英吾斯塘乡乡长帕孜来提·艾买尔说,万寿菊种植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促进,农户们在实现增收的同时,还创造了美丽的乡村景象,让富了乡亲、美了乡村成为现实。
“公司计划发展色素辣椒、甜叶菊等特色作物,并建设产业园,为这里再添新色彩。”谈及下一步的发展,童玉海说。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