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期 198名新农大学子同做这样一件事!
2022年08月09日 11:42:05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赵西娅
“在农村参加社会实践,工作的确辛苦,但看见老百姓脸上洋溢的笑容,看着他们生活越来越好,我觉得特别有成就感,毕业后我也要来南疆基层工作。”8月7日,在新和县渭干乡喀拉库木村参加社会实习实践的新疆农业大学大三学生苗文江坚定地说。
7月31日,在阿瓦提县拜什艾日克镇代热亚博依村,学生正在入户走访。赵晓露摄
苗文江是新农大中国语言文学与艺术学院在南疆基层一线实习实践的学生。像他一样,这个暑期,该学院共有198名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维吾尔语)专业大一至大三学生赴策勒县、新和县、阿瓦提县、拜城县开展为期40天的暑期实习实践活动。
8月1日,暑期小课堂上,新疆农业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与艺术学院学生为村民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赵晓露摄
一个多月以来,学生们扎根基层、亲近群众、了解“三农”,用脚步丈量南疆大地,用眼睛发现农村之美,用心感应时代脉搏,在实习实践中求索知识、增长才干、砥砺品质、磨练意志,受到了当地百姓和村干部的好评。
“学生们不仅充实了工作队的力量,是我们得力的助手,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农大学子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风貌。”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驻阿瓦提县英艾日克镇“访惠聚”工作队总领队、二级巡视员、帕万拉村第一书记赵文政说,现在村子里很多村民都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以后报考新疆农业大学。
8月2日,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学生在新和县博物馆参观调研后合影留念。赵晓露摄
“一个多月里,我们走访入户察民情、宣讲党的好政策、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助力乡村振兴,既忙碌又充实。”
“在红领巾小课堂辅导学生,突然觉得当老师特别不容易,也促使我从以前的被动学习开始主动学习,收获很大。”
“我来自广东,以前从没来过南疆,这次的实习实践不仅让我的专业素养得到了提升,而且对南疆留下了特别好的印象,我愿意以后留在新疆,建设大美新疆。”
……
实习实践临近结束,新农大中国语言文学与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安占峰等专程看望学生们。座谈时,大家打开了话匣子,畅谈暑期社会实习实践的感悟。
听了学生们的所感所获,安占峰鼓励学生,要深入群众,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要了解农村、服务农村,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据了解,从2008年起,新农大中国语言文学与艺术学院就已组织学生在南疆四地州开展实习实践,累计已有2000多名学生参与,学院的社会实践活动已打造成为学校的亮丽名片。该学院还将根据此次实习实践的成效以及基层社会需求,结合以往的调研成果,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实践方式,更好地立足时代主题,更精准地培养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所需人才,切实为乡村振兴和文化润疆培根铸魂作贡献。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