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景轩:三年援疆路,终生援疆情

2022年09月06日 20:14:26    来源: 天山网-新疆法制报

援疆期间,史景轩(右)与新疆司法警官学校学生交流谈心。新疆司法警官学校供图

  天山网-新疆法制报记者 龚彦晨

  教师节前夕,已经回到河北保定的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教授史景轩,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教师节礼物。

  这份礼物,是他在新疆司法警官学校援疆时的学生和同事们录制的祝福视频。大家用朴素的语言,在视频里表达对他的感激和思念。

  看着视频,史景轩不由想起自己的3年援疆经历。

  致力法治人才培养

  2000年,保定师范专科学校(现保定学院)15个意气风发的身影与“到西部教书去”的旗帜交相辉映,在母校师生的欢送声中,15人登上西行列车。他们被称为“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勉励。

  当时,还在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工作的史景轩,将他们一路从河北送到新疆。

  19年后,多次请缨的史景轩,以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援疆教师的身份,踏上了援疆之路。在3年的时光里,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为新疆法治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援疆期间,曾有一名计算机课教师为如何在课上找到思政元素而发愁。

  “怎么会没有思政元素呢?我国的5G技术、‘银河’超级计算机等先进技术研发过程的艰辛与取得的成就,不都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以报国的决心和身为中国人的自豪吗?”史景轩告诉这名教师,“课程思政的力量就在于点燃学生内心的那团火,照亮他的人生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课程思政的最好抓手。”

  在史景轩的主抓下,学校组织完成了7门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同时,史景轩提出科研与教学相辅相成、双轮驱动的理念,调动教师科研积极性,完成了司法部课题1项、校级课题9项、申报各类科研项目近30项。其中,《新时代依法治疆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获批自治区社科基金立项。

  为增加图书馆藏书,史景轩四处奔波,联系中国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和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为新疆司法警官学校捐赠1.5万余册图书。为提升人文素养,吸引更多师生走进图书馆,他组织全校教师开展读书会活动。他分享的第一本书是《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通过读原著,用心体会当好教师的方法,用爱心浇灌每一名学生的心灵。

  “他带给我们的,是超越教学大纲的人生教育,培养了我们的人文关怀。”新疆司法警官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金箴说。

  照亮孩子的心灵

  史景轩有一个微信群,叫“我在新疆的孩子们”,孩子们有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多个民族,很多都得到过他的帮助,孩子们都发自内心地喜欢他,愿意和他交朋友。

  学生阿江(化名)平日里阳光开朗,很受老师的喜欢和同学们欢迎。可在一段时间里,班主任发现阿江精神状态不好。经过筛查,阿江心理压力过大,被列入需要进行心理干预的人员名单里。

  史景轩带领心理辅导团队,对阿江进行了历时一个月的心理干预。在这期间,阿江慢慢放下心里的包袱,吐露心声。在老师们的关心和鼓励下,阿江逐渐恢复状态,成绩也突飞猛进。

  “史老师就像照亮我人生的灯塔。”阿江说。

  3年来,史景轩通过组建教师辅导团队,对多名学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和一对一心理咨询,与大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在完成学校工作的同时,史景轩还积极参与自治区法治调研和法治督察工作,深入到各地州走访政法工作一线,撰写调研报告8万余字,为法治政府和法治乡村建设提出了很多可行性建议。3年援疆,他荣获两次立功嘉奖。

  3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当史景轩在新疆司法警官学校举办的一次大会上,告诉大家自己即将离开的消息时,他的眼眶早已湿润,很多师生都留下了不舍的泪水。

  援疆虽结束,友谊长久存。

  “新疆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也早已把自己当做新疆司法警官学校的一员。援疆是一生刻骨铭心的记忆,能为新疆的繁荣稳定和长治久安贡献力量是我一生的骄傲。”史景轩说。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古丽革乃·艾尔肯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