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州直法院:推进司法惠民向末端延伸

2023-04-29 03:01:57    来源: 天山网-新疆法制报

2023年4月1日,伊宁县胡地亚于孜镇奥尔曼村法官工作站法官别克艾力·曼米西到村广播站进行普法广播(张婷摄).jpg

4月1日,伊宁县胡地亚于孜镇奥尔曼村法官工作站法官别克艾力·曼米西在村广播站进行普法广播。通讯员 张婷摄

  天山网-新疆法制报记者 李续群 通讯员 张婷

  “请法官给我评理,明明说好的事情,为啥不给钱。”3月25日,在昭苏县喀夏尔镇乌克加尔村法官工作站,村民阿某向法官古丽孜那提·阿布德哈尼说。

  2017年,阿某将个人承包的35亩土地转包给同村村民沙某,约定承包期10年,每亩地承包费120元,双方还约定五年后,每亩地的承包价格可根据市场承包价进行调整。签订合同当日,沙某向阿某按照每亩地120元的价格,一次性支付了4.2万元。今年年初,阿某找到沙某要求增加承包费,遭到沙某拒绝,双方协商不成,闹得不愉快。

  阿某听说村里有了法官工作站,便前往工作站讨说法。

  古丽孜那提经过多方联系,查明了案件事实。她认为,双方在自愿的情况下,订立了土地转包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考虑到双方都是同村村民,修复双方的关系是解决纠纷的关键点。于是,古丽孜那提尝试“背对背”“面对面”调解,缓和双方的对立情绪,自愿达成调解协议。沙某向阿某支付了承包费3.5万元,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2023年4月1日,伊宁县胡地亚于孜镇奥尔曼村法官工作站法官别克艾力·曼米西到村民家中进行面对面“微宣讲”(张婷摄).jpg

4月1日,别克艾力·曼米西(左五)到村民家中为村民普法。通讯员 张婷摄

  昭苏县人民法院打造“无诉讼案件、无法律白条、无普法盲区”样板村以来,充分激活诉源治理效能,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合力化解纠纷。

  4月1日,在伊宁县胡地亚于孜镇奥尔曼村村民苏里堂·曼苏尔家的院子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正在进行。该村法官工作站法官别克艾力·曼米西先让村民们“点单”,选择宣讲内容,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宣讲活动,让在场村民听得津津有味。

  “我和朋友正在闹矛盾,听了别克艾力法官的宣讲,我知道该怎么解决了!”村民马黑鲁尔·皮达说完,向别克艾力竖起了大拇指。

  宣讲结束后,别克艾力又前往村广播站,通过乡村大喇叭,将法律知识传递到村民家中。

  “这个普法方式特别好,很多内容都与我们生活相关,可以边干活边听广播。”村民阿力艳·艾力说。

  “治标治本、高效快捷、便民利民”是自治区高院伊犁州分院自去年提出打造“无诉讼案件、无法律白条、无普法盲区”,“三无”示范村(社区)以来,最显著的特征。伊犁州直法院以32个“三无”示范村(社区)为引领,以推进多元解纷机制改革为抓手,以降低纠纷为目标,将治理环节向末端延伸,融“多张网”为“一张网”,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形成“多方协同、多元共治、齐抓共管”的综合治理格局,有力促进法治乡村建设。

  “我们将紧扣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以打造‘三无’村(社区)为重要抓手,找准司法与为民服务的切入点,高效化解群众的各类矛盾纠纷,及时兑现胜诉人权益,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和法律咨询,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高效优质的司法服务。”自治区高院伊犁州分院党组书记、副院长洪流说。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马新玲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