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执行,乌市这个区400多名“编外协执员”有功劳

2024-04-02 21:20:33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杨舒涵 实习生 葛彦宁

  “杨法官,我发现了两个月前那起案件里被执行人的具体住处了……”4月1日大清早,在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某小区,社区干部李睿锐娴熟地点开智慧执行APP,通过信息化协执功能拨通乌市沙依巴克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杨墨的电话。

  20多分钟后,杨墨和同事迅速赶赴小区,顺利找到了一起久拖执行案件中“行踪不定”的被执行人申某。

  自去年12月以来,乌市沙依巴克区人民法院24名执行法官与辖区457名社区干部建立了“一对一”“一对多”协作机制,将执行法官与社区干部紧密连接在一起,协助执行法官处理矛盾纠纷,他们被称为“编外协执员”,李睿锐就是其中之一。

乌市沙依巴克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和执行局就如何打好执源治理“组合拳”,为当事人提供化解矛盾纠纷、解决利益诉求的多元化渠道进行业务研讨。图/乌市沙依巴克区人民法院提供

  乌市沙依巴克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范晨晨告诉记者,法院将七大类别的协助请求事项纳入“编外协执员”职责范围,由他们通过智慧执行APP协助法院完成司法送达、行踪查找等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立体式信息互通、协同执行的格局。

  “‘编外协执员’主要是以社区干部为主,他们对辖区居民情况比较了解。”范晨晨告诉记者,“编外协执员”具有辖区威望高、人脉广、信息灵的“小能人”作用,能够极大地提升执行工作的效率。

  说话间,范晨晨打开智慧执行APP向记者展示信息化协执的详细过程,案件进入执行后,对于无法查找到的被执行人及被执行人财产线索,法官可以通过智慧执行APP向“编外执行员”发送陪执请求,接收到请求后,“编外协执员”会根据执行法官的需求开展工作,然后将反馈结果通过终端上传给执行法官。

  沙依巴克区部分小区存在人口密度大、门牌号变更等情况,对法官查人找物带来困难。

  在一次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张某下落不明,法官张振鹏多次走访调查后,仍没能掌握其行迹,于是他向“编外协执员”发送了协助请求。

  “这个人我熟悉,我带你们去找他!”通过信息化协执平台,负责片区管理的“编外协执员”很快带着张振鹏找到了张某的实际居住地,最终,张某按照司法程序履行了义务。

  信息化协执的灵活运用不仅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执前,将执行工作融入社会治理,也实现破解执行难与社会治理水平双提升双促进。

  2023年,乌市沙依巴克区人民法院共计执结案件6545件,执结标的额达到30亿元,“编外协执员”注册智慧执行APP以来,共发送81条协执事项,反馈率达100%,极大压缩执行查控阶段的节点时长。

  乌市沙依巴克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邓杰表示,自信息化协执上线以来,有效促进21件执行案件得以顺利化解,使人民群众对执行工作的获得感、满意度明显提升,司法公信力显著增强。“我们将继续推动信息化协执推广应用,以最小的司法成本、最快的科技手段,让当事人的‘纸上权益’变为‘真金白银’。”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王荣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