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这个村的“法律明白人”为乡亲们释法解忧

2024-11-14 11:53:37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隋云雁

  “我也没想到自己有这样的勇气,把大家都动员起来了。”11月8日,和田市玉龙喀什镇提尼齐力克村村民米日尼萨·阿布都拉讲述着自己的经历,不时调皮地耸耸肩。

  27岁的米日尼萨今年找了份工作,在和田市区一家大型批发市场当售货员。“干了3个月后,我在村里听法治宣传时得知,不签劳动合同风险很大,就动员十几名工友一起找老板谈判,最终签了合同。”米日尼萨说,这下心里就踏实了。

  提尼齐力克村是和田市玉龙喀什镇的核心区域,商业比较繁华,有面粉厂、市场、商店、饭馆等181个经营主体,外来务工人员多,由于离市区近,外出务工的村民也多。

  提尼齐力克村党支部书记阿布力克木·阿布来提说,在村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律需求中,债务类居多。之前发生过几次村民打工后拿不到工资的情况,都是因为用工时的口头协议无凭无据,难以维权,多数通过调解解决。

11月8日,和田市玉龙喀什镇提尼齐力克村党支部书记、法律明白人阿布力克木·阿布来提向村民宣讲法律知识。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隋云雁摄

  “作为村支书和村里的法律明白人,我得把劳动合同的重要性告诉乡亲们。”于是,阿布力克木一有机会就以身边真实事例释法,提醒大家务工要签合同。米日尼萨就是听了法治宣传后行动起来,保障自己和工友的合法权益。

  提尼齐力克村一共有6名法律明白人。“近年来,我们严格按照程序选拔具有良好法治素养和一定法律知识的人员担任乡村法律明白人。”和田市司法局副局长马红云说,通过培训上岗后,法律明白人在村里宣传法律知识、化解矛盾纠纷、了解困难诉求,成为一支零距离服务群众的法治工作队伍。

  在提尼齐力克村,经法律明白人普法后,依法维权的村民还真不少。

  “一个人欠1000元,一个人欠2000元。”村民买买提阿不都拉·买提图尔之前做窗帘生意,有两个熟人买窗帘时打了欠条,但一直没付钱,他多次讨要后双方产生矛盾,对方赌上了气,就是不给钱。

  “我想着朋友也做不成了,以后绝交算了。”买买提阿不都拉说,听法治宣讲时了解到欠条具有法律效力,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便来拿着欠条来村委会求助,在村里法律明白人热依汗古丽·托合提麦麦提调解下,最终拿回了3000元。

  依法维权的还有村民艾合买提江·艾买提。他有一块核桃地因建设学校被征用,置换了相同面积的土地,他以为这事就完了。后经普法得知地里的核桃树也应得到补偿,于是找到和田市司法局玉龙喀什司法所咨询,经协商拿到6000元核桃树补偿费。

  “我们最头疼的是一些村民骑乘电动车、摩托车不戴头盔,怎么说都不听。”阿布力克木说,村民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的提高,也是有波折的。

  如今,村里两个主要路口都有交通劝导站,21名党员每天有两人在高峰期值守,劝导大家戴头盔。“村委会没有执法权,但我们有村规民约,其中一条就是骑乘电动车、摩托车要戴头盔。”阿布力克木说,神情有点小小的自得。

  前阵子,村民热某、阿某不戴头盔骑电动车在村里穿行,速度还挺快,交通劝导员发现了就向村委会反映。于是,热某、阿某被请到村委会观看交通事故警示教育视频,还在村民大会上以违反村规民约进行点名批评。

  “被当众点名,人家能乐意吗?”记者问道。“当时看表情就知道他们很不高兴,但现在两人都自觉戴上了头盔。安全就是硬道理。”阿布力克木乐呵呵地说。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范国斌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