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高院有关负责同志就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回答新疆法治报、光明日报记者提问

2025-01-16 00:43:35    来源: 天山网-新疆法治报

  天山网-新疆法治报记者 房佳伟整理

  1月15日,自治区政法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新闻通气会在乌鲁木齐举行,自治区党委政法委与法院、检察、公安、司法行政等单位有关负责同志通报2024年以来我区政法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做法并回答记者提问。

  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疆华就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回答记者提问。

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疆华回答记者提问。天山网-新疆法治报记者 郑旭磊摄

  新疆法治报记者:2024年,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在全区政法机关部署推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行动,请问法院在落实此项工作中有哪些具体举措?

  张疆华: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坚持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系统性长期性工作来抓,2024年按照自治区党委政法委的统一部署,接续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行动,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出台落实自治区政法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行动二十条措施及工作方案,以上率下、合力推进,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是着力改善涉企诉讼服务。全区法院全覆盖设立涉企案件绿色服务窗口,对涉企案件实行诉讼服务线上线下一次办,七日内完成审核,对起诉材料不齐全的,一次性告知补正事项和期限,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做好释明引导工作;规范立案服务标准,印发《全区法院优化立案服务工作方案》,不断丰富便民举措,有力提高立案诉服标准化水平,切实提升涉诉企业满意度;畅通12368诉讼服务热线,开展多语种诉讼服务,为来电群众提供咨询、查询等服务,接通率、回拨率达100%;积极开展纠纷多元化解,不断提升涉企纠纷化解效果。

  二是着力提升涉企案件办理效率。积极推进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民商事案件平均办理时间30.4天,审限内结案率超90%,上诉案件移送时间短于全国均值,长期未结案大幅度减少,积案清结率达90%,降低企业解决纠纷的时间成本,为企业健康发展构筑起“法治屏障”。

  三是着力提供更精准的涉企服务。落实与自治区工商联会签的《关于建立健全沟通联系机制的实施意见》《“法官联络室”工作办法》,全区法院共邀请商会、企业家代表召开座谈会30余次,对企业反映的立审执、普法宣传、司法作风等7类问题,逐项研究回复并认真解决。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将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关注案件办理与定向联络有机结合,通过开展实地走访、开门纳谏、共商共研等方式,加强常态化沟通联络,积极回应企业司法需求,为企业和企业家纾困解难,提高企业防范风险能力,助力经济健康发展。

  光明日报记者:执行工作直接关系胜诉权益能否兑现,是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新疆法院如何发挥执行工作职能作用,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张疆华: 全区法院高度重视执行服务营商环境工作,坚持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切实贯彻善意文明理念,主动作为,有力推进执行工作。2024年以来,全区法院共执结案件27.29万件,执行到位金额267.2亿元。

  一是严格规范涉企执行行为,开展财产查控、案款发放、终本合规等事项专门巡查,对有可供执行财产严格审查,不断加大执行工作力度,用足用好执行手段,及时兑现胜诉权益。布尔津县人民法院在执行某电子公司与某县国资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中,对该国资公司财产进行有效查封,同时耐心与各方当事人协商执行方案,最终使双方达成和解,国资公司在一周内履行了债务,该案的迅速执结,切实兑现了企业胜诉利益,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

  二是充分体恤企业面临的现实困境,优先采取对企业生产经营影响较小的司法措施,严禁超标的查封、扣押、冻结财产,对有发展前景但暂时存在资金困难的企业,预留必要的流动资金和往来账户,最大限度降低执行措施的影响,促使企业安心经营、稳定生产。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人民法院在强制执行时了解到,被执行公司在之前的案件中诚信履行情况较好,且目前处于生产经营的关键时期,若产生新的强制执行案件,可能会对企业信用产生不利影响。在征得申请人意见后,承办法官联系该公司制定具体分期履行方案。仅4日,该公司便主动履行部分款项,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

  三是畅通意见反馈渠道,加强 “一站式” 执行服务窗口建设,充分发挥智慧执行APP的联系纽带作用,全区法院1729名执行干警每日在线开展执法取证、留言反馈、线索查询、远程会商等业务,确保企业等经营主体办案办事、反映问题快速便捷,渠道顺畅。

  四是建立健全失信惩戒和信用修复机制,严格区分失信与丧失履行能力,依法精准适用失信惩戒措施,切实将失信惩戒的重点聚焦到打击少数恶意逃废债务规避执行、抗拒执行等违法失信行为上来,依法对有财产可供执行却不履行债务的被执行人采取惩戒措施。健全企业信用修复机制,及时恢复中小微企业信用,2024年以来为4751家企业、17979名个人解除失信“紧箍咒”,发布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39914次,同比下降10.1%,信用修复24055例,同比上升34.8%。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于洪举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