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公安厅有关负责同志就公安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回答新华社、人民网记者提问
2025-01-16 00:43:43 来源: 天山网-新疆法治报
天山网-新疆法治报记者 房佳伟整理
1月15日,自治区政法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新闻通气会在乌鲁木齐举行,自治区党委政法委与法院、检察、公安、司法行政等单位有关负责同志通报2024年以来我区政法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做法并回答记者提问。
自治区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克尤木·买买提明就公安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回答记者提问。
自治区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克尤木·买买提明回答记者提问。天山网-新疆法治报记者 郑旭磊摄
新华社记者:新疆公安机关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保障企业合法权益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克尤木·买买提明:2024年以来,全区公安机关立足主责主业,以优化安全、稳定、有序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目标,打击非法、保护合法,在营造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中积极贡献公安力量。
一是健全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制度体系,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印发《新疆公安经侦部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经济发展20条措施》《新疆公安经侦部门“亲”“清”警商交往正负面清单》,依法保护经营主体合法权益,严明警商交往的法度、尺度,推动警商交往亲而有度、清而有为,做到真心实意、光明磊落和企业打交道。
二是全面强化执法监督管理,不断提升执法质效。紧盯经营主体“急难愁盼”的执法突出问题,建立案审委员会和重大经济犯罪案件提级审查制度,严把执法办案质量关;建成106个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全面推行案件进中心集中办理,做到执法全流程记录,“警情、案件、财物、场所、卷宗”等执法全要素监督管理,构建高效、便捷、公正、透明的“阳光警务”机制,打造民警在中心集中办案、法制部门在中心集中办公、人案物卷在中心集中管理、执法资源在中心集中汇聚的执法办案新模式,形成一站式办案、合成化作战、智能化管理、全流程监督的执法办案新格局;持续开展执法巡查、专项整治等执法监督工作,做到有警必接,有案必查,有效避免逐利执法、违规插手经济纠纷等问题,提升执法公信力。
三是持续优化措施,为经营主体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法治服务。建立110个“警企联络室”,联合自治区工商联制定出台《为企服务警企联络室建设指引》,深度融合“企业需要什么”与“公安能做什么”,开启“零距离服务、全资源共享”的护企优商新模式,全方位帮助企业解难题、纾困境、促发展。2024年,常态化入企走访3000余场次,召开警企座谈会60余场次,调处涉企矛盾纠纷400余起。
四是加强预警防范宣传,守好企业群众“钱袋子”。以“5·15”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活动为契机,常态化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外贸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座谈会,公布典型案例,发布预警提示。
下一步,新疆公安机关将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加强协调联动、强化宣传防范,深化涉企执法监督管理,切实帮助经营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人民网记者: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以来,新疆公安机关在服务保障自贸试验区建设、护企安商等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克尤木·买买提明: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以来,新疆公安机关精准把握政策规定,推出系列护企安商举措。
一是实施更加便利的外国人入境政策,建立“延时服务”“绿色通道”等服务机制。在乌鲁木齐建设全疆首个移民事务服务中心(海外人才服务中心),推动公安、科技、人才、教育等不同领域的17个业务办理事项、16个涉外服务事项集中进驻,构建涉外服务综合性平台,为外籍人员提供出入境业务办理、政策法规咨询、涉外法律、语言文化等“一站式”服务。在霍尔果斯市八十间房子边防检查站增设11个合作中心通行证办证点,将人工审批调整为系统审批,合作中心出入境通行证实现“分钟办”。在喀什市行政审批局设立出入境服务管理专窗,为学习考察、投资创业、经贸活动等人员快速办理出入境证件。
二是拓展个人口岸签证业务,积极服务保障政府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外籍人才、商务人员紧急入境,提供口岸签证便利,为急需来疆从事访问交流、商贸合作、投资创业、探望亲属及处理私人事务的外籍人员提供申办口岸签证入境和停居留便利。
三是加强边检通关便利化改革,紧盯口岸通关“优流程、提效率、降成本”关键因素,在全区口岸常态化提供“预约通关”“延时通关”等便利服务措施。
四是积极畅通警企沟通渠道,结合辖区产业集聚特点,以前置服务为导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乌鲁木齐市建立7个“自贸区警企服务站”,打造警企微信联络群,推动自贸区大型企业警企服务站全覆盖,重点工地治安办公室全部署。
下一步,新疆公安机关将持续推进护航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各项工作,不断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