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助力 谱写幸福歌
2022年10月11日 23:02:35 来源: 天山网
进入十月,新疆棉花迎来采收季,在一望无际的棉田中,伴随着机器的轰响,一个个打包成型的棉包变成了棉农兜里的“真金白银”,万顷“棉海”里,采棉机高效作业,确保朵朵新棉及时归仓。
组海报丨新疆进入棉花机械采收季。
天山南北棉花开 机器轰鸣采收忙
在天山南北的田间地头,大型采棉机穿梭在白色花海中,处处一片繁忙的景象。
十月深秋,位于麦盖提县央塔克乡结然墩村的农田里已经是一片“银装素裹”,伴随着采棉机的轰鸣声,所过之处,一朵朵洁白的棉花无一遗漏的被采摘干净,每隔半小时左右,采棉机就“吐出”一个重达1.4至1.7吨左右捆扎好的大棉球。不过半天时间,便完成了采摘、压缩、打包等工序,场面十分壮观。
据了解,今年麦盖提县机采棉种植面积40.02万亩,亩均测产350公斤,29台采棉机全天候作业,预计10月20日前采收工作全面结束。
近日,温宿县克孜勒镇10万余亩棉田迎来开采时节,湛蓝的天空下,棉田犹如白色“花海”,采棉机正争分夺秒在白色的“花海”中穿梭。田棉里机声隆隆,大型的采棉机在棉田里来回穿梭,完成采摘、压缩、打包等工序。
沙湾市棉花种植机械化已经覆盖全部环节,如今田地里只有机械的隆隆声,基本上见不到农民人工采棉的场景了。
主播带你沉浸式体验新疆机械化采棉
10月9日,博州主播“遇见博尔塔拉”来到博乐市贝林哈日莫墩乡乌日木则格得村的棉花田里,带网友体验新疆棉花机械化采摘。
走进新和县棉田,随处可见采棉机来回穿梭,一行行洁白的棉花被尽收囊中。科学化、精细化和机械化采收,已成为新和棉花采收的主流。
10月6日,在沙湾市金沟河镇南头道河子村棉农刘芹的棉田里,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一台打包式采棉机正在作业。
降低人力成本,提高棉花种植效益
目前,昌吉市38万亩棉花已陆续开始采收。
“目前,昌吉市38万亩棉花已陆续开始采收,100台采棉机已检修完毕,完全可以满足昌吉市棉花机械化采收需求,预计在10月中旬完成采收。”昌吉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工程师朱文慧说。
10月3日,在塔木托格拉克乡通古孜巴什村种植大户孙攀的棉田里,3台大型采棉机在棉田里来回穿梭。
种植户孙攀说:“原来人工捡棉花时间达到两个月,现在我们用机械采摘棉花,两天到三天就能采摘完,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新和县商工局驻塔木托格拉克乡通古孜巴什村“访惠聚”工作队第一书记田水杨说:“从播种到采收全面实行的是机械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管理。全村15台采棉机全部进地采收棉花,机械化的使用,不仅降低了棉花的种植成本,还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棉花的种植效益。”
近年来,新和县持续巩固提升棉花产业优势地位,大力推广高效节水滴灌、干播湿出和全程机械化采摘技术,推动棉花产业更加科学化、持续化、高效化。尤其是大马力采棉机的广泛运用,不仅大大提高了棉花从种植到采收全过程的机械化水平,还让新和县棉花采摘告别了“人海大战”。
编后语:
农机一响,种地不慌。机械化采棉明显节省了人力和棉花种植成本,提高了棉农收益,助力乡村振兴。眼下,铆足干劲,不懈奋斗,跑出农业机械化的“加速度”,推动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量发展,才能让每一寸土地在科技的推动下,都成为丰收的沃土,交上一张丰收的答卷,绘就出新时代美丽乡村新画卷。
(整合:马新玲 素材来源:央视网 、人民网、石榴云/新疆日报、麦盖提县融媒体中心、昌吉市融媒体中心等)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