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值超360亿元!地理标志赋能新疆特产

2024-01-15 16:28:47    来源: 天山网

  哈密瓜、若羌红枣、库尔勒香梨、阿克苏苹果、吐鲁番葡萄干、精河枸杞……

  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新疆特产,它们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地理标志产品。

  来自1月8日《新疆日报》的报道显示:截至2023年11月底,新疆已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9件(含兵团1件),地理标志商标104件(含兵团10件),441家企业获批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同比增长44%。新疆地理标志用标企业年产值超过360亿元,为促进乡村振兴和地方特色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标品牌成乡村振兴战略抓手     

  地理标志品牌建设是新时代农业供给侧改革和乡村振兴的战略抓手,以及实现产业兴旺、企业强大和消费升级的有效路径。

  众所周知,品牌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标志,对于乡村振兴来说亦是如此,有品牌的乡村产业强于没有品牌的,拥有强势地标品牌的乡村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的标杆引领、示范、辐射效应,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023年6月14日,由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质量强区建设实施方案》提出,推进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和达标合格农产品发展,开展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加强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知识产权保护。

  地理标志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新疆加大地理标志培育保护力度,引导各地挖掘特色优势资源,培育打造地理标志品牌,地理标志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品牌效益不断提高,地理标志产业产值呈现增长态势。截至目前,新疆地理标志用标企业年产值超过360亿元,有力促进了乡村振兴和地方特色经济发展。

  围绕用好地理标志、提升品牌价值,主动打好“乡土特色牌”,通过打造“一村一品”全国示范村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发展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促使地理标志成为撬动区域经济的杠杆。目前,新疆“一村一品”全国示范村镇创建总数超过100个,乡村产业微型经济圈逐步形成

  作为一种新型知识产权,地理标志是产品品质、特征、信誉的标志,是品牌的象征、质量的结晶、价值的体现,是区域文化和区域形象的代表符号,对特色产业的形成、发展、繁荣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库尔勒香梨”作为区域公用品牌,因其色泽悦目、皮薄肉细、入口即化等特点,被誉为“梨中皇后”“果中王子”。早在1996年,“库尔勒香梨”被注册为全国第一件原产地证明商标;2006年10月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20年,“库尔勒香梨”入选首批中欧地理标志保护清单,走出了国门。

  新疆香梨种植面积百万亩左右,年产值破百亿元,是新疆鲜果的代表之一。

  近几年来,随着库尔勒香梨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深入推进,香梨产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流通、品牌建设等全产业链逐步完善,库尔勒香梨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得到极大提升。“库尔勒香梨”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从2018年的98.88亿元,跃升至2023年的171.28亿元,连续六年在梨类中排名第一。  

  什么是地理标志产品

  地理标志是与“三农”联系最为密切的知识产权,连接着产品、品质和地理来源,使得“土特产”在法律意义上“拥有姓名”,为“土特产”进入市场、参与竞争提供了法律保障。

  国内通行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起源于国外的一项针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名、优、特产品所采取的产品质量监控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命名的产品。

  1999年,我国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作为应对“入世”、扶优扶强的重要措施正式予以实施。这些受保护的产品,既表明了产品的地域特色和良好质量,又代表了产地的良好信誉;不仅为经营者带来巨大的商机,还为发展区域特色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开拓了一条新路。

  1月2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地理标志保护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将于2月1日起施行。在该办法中,对地理标志产品的描述是这样的“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者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人文因素的产品。”

  该办法指出,地理标志产品包括:(一)来自本地区的种植、养殖产品;(二)原材料全部来自本地区或者部分来自其他地区,并在本地区按照特定工艺生产和加工的产品。

  相关人士认为,地理标志作为地域特色产品重要标志,是质量信誉的“集合体”、地域文化的“代言人”、国际贸易的“硬通货”。地理标志是重要的知识产权类型,打造地理标志品牌,对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作用。

  地理标志请认准此标

  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前,我国对地理标志的保护有三个体系:

  工商总局:以《商标法》为主要依据的地理标志商标(GI);

  质检总局: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为主要依据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PGI);

  农业部:以《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为主要依据的农产品地理标志(AGI)。

  2018年3月,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职责整合,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商标管理职责整合,重新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不再保留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2019年12月,国家行政机构调整,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原产地地理标志管理职能合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等有关规定,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予以登记备案,并纳入官方标志保护。

  2022年11月,农业农村部官网信访处显示,“2022年3月,我部已停止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工作,包括受理、评审、公示和公告”“按照部门‘三定’,我部正配合国家知识产权局构建地理标志统一认定制度”;随后发布第623号公告,指出“废止《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程序》”。

  新的地理标志保护格局:

  (1)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以《商标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为法律依据为地理标志提供保护;

  (2)农业农村部,待定。

  至此,市场上流通的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为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红标(GI),农业农村部的绿标也还在使用中。

  两批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联系指导名录

  新疆有10件入选

  2021年12月1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首批国家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联系指导名录,全国160件地理标志列入名录,新疆8件地理标志榜上有名,分别是:和田薄皮核桃、和田大枣、吐鲁番葡萄、吐鲁番葡萄干、库尔勒香梨、若羌红枣、精河枸杞、北屯瓜子(兵团)。  

  2023年11月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第二批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联系指导名录,全国有60件地理标志入选其中,新疆有两件,分别是伽师新梅、图木舒克冬枣(兵团)。

      至此,新疆已有10件地理标志入选国家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联系指导名录。

  近年来,新疆结合本地实际,围绕用好地理标志、提升品牌价值、发展特色产业、造福地方百姓,以实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为抓手,积极开展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行动,一批地理标志价值不断提升,真正成为区域经济的“助推器”和乡村振兴的“金字招牌”。

  针对列入名录的地理标志,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将建立完善联系指导机制,加大支持投入力度,通过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商标品牌建设、加大地理标志保护等工作,着力提升地理标志品牌影响力和产品附加值,发展壮大地理标志特色产业。

  下一步,新疆还将深化实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有力推进提质强基、品牌建设、产业强链、能力提升四大行动,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发挥好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同时,鼓励各市县积极行动、争创标杆,努力打造地方优势项目,率先形成地理标志引领特色产业发展的工作样板。

和田薄皮核桃

和田大枣

吐鲁番葡萄

吐鲁番葡萄干

库尔勒香梨

若羌红枣

精河枸杞

北屯瓜子

伽师新梅

图木舒克冬枣

  中欧地理标志互认互保

  新疆有7件入选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定义,地理标志是指在具有特定地理来源并因该来源而拥有某些品质或声誉的产品而使用的一种标志。从2011年中欧启动协定谈判开始,《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历经近9年22轮正式谈判、上百次非正式磋商,于2020年9月正式签署。2021年3月1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以下简称“协定”)正式生效,成为中国对外商签的第一个全面的、高水平的地理标志保护双边协定。

  目前,中欧双方共有近200个地标产品在《协定》的首批产品目录中,其中中国有100个、欧盟有96个。

  近年来,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推动中欧地理标志互认互保,“库尔勒香梨”“精河枸杞”“吐鲁番葡萄干”“霍城薰衣草”“博湖辣椒”“策勒红枣”“阿克苏苹果”先后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互认互保名录。

(整合编辑:魏江涛   素材来源:新疆日报、天山网、新疆知识产权局官网、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新华社客户端、环球网)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张赏华 马新玲 纪洲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