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中国行·新疆篇丨百亿巴扎走上多元产业之路

2024-05-23 17:27:22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逯风暴

  一个巴扎,年活畜交易额超过100亿元?还要发展餐饮、小商品交易、文旅产业?

  这些疑问,在伊宁县愉群翁回族乡的新疆创锦黄公农产品交易市场(又称“黄公巴扎”)得到证实。

  5月22日是周三,正值巴扎日。“高质量发展中国行·新疆篇”专题活动采访团一行走进黄公巴扎,近距离感受巴扎的多元产业之路。

5月22日,黄公巴扎的活畜交易区,卖家和买家在交谈。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逯风暴摄

  刚走进黄公巴扎活畜交易区,耳朵里便充满了“哞哞”的叫声,还有此起彼伏的吆喝声、讨价声、嬉笑声,一个热闹的市场在此刻具象化。

  养殖户吐尔逊江·吾布拉洪一手牵着一头大牛、一手连推带拉赶着一头小牛往外走,“花了14500元,买了一大一小两头牛,回去育肥后再卖掉挣钱。”

  吐尔逊江是萨木于孜镇人,平时靠养殖牛羊挣钱,他买卖牛羊的地方都在黄公巴扎,这里也是当地牛羊交易的首选地。

  黄公巴扎已有100多年历史,刚开始不过是当地群众自发形成的物物交换之地。上世纪70年代,当地政府在这里设立市场,搭建了一个活畜交易平台。

  2022年6月,新疆创锦黄公农产品交易有限公司接管了黄公巴扎的运营,建设了集活畜交易、畜产品综合展销、活畜寄养、市场信息服务于一体,具备交易、检疫、住宿、餐饮、休闲等功能的服务型交易平台。

  “接手后先对市场全面扩建升级,比如硬化路面、扩大交易场地、搭建交易大棚等。”新疆创锦黄公农产品交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彦宇说。目前市场占地面积已经扩大到620亩,可同时容纳2.5万头(只)活畜交易。

  市场条件改善了,四面八方的农牧民蜂拥而来,市场交易日由原来的每周三一个交易日,增加至每周一、周三、周五三个交易日,每周交易量超过2万头(只),每周交易额超2亿元,一年下来,交易额超过100亿元。

  黄公巴扎的火爆也拉动了区域经济发展,畜牧业成为当地助农增收的重要产业。周边村镇陆续建成了新户牛专业养殖基地、新疆褐牛养殖基地等,带动了奶牛养殖、专业育肥、饲料加工等产业发展。

  这些相关产业又反哺黄公巴扎,为其提供更多的产品和客流。“每个巴扎日进市场的群众有1万多人次。”魏彦宇说。

  黄公市场还开辟了餐饮、生鲜、果蔬、服装售卖区,设立496个固定摊位、300个临时摊位,直接带动1000多人就业。

5月22日,黄公巴扎餐饮区,摊主在招揽顾客。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逯风暴摄

  “一个巴扎日能挣2000多元。”在餐饮区,摊主马国良一边给顾客端上一盘抓饭,一边扭头对记者说。

  走在黄公巴扎,摊位一个接一个,瓜果蔬菜、服装鞋帽、日用百货……琳琅满目的货品竞相“争俏”。人们摩肩接踵,侧身从一个个摊位前经过,在这里用餐、购物,小巴扎俨然变成大型商业综合体,丰富着当地群众的生活。

  “餐饮、服饰、小商品交易等产业,年销售额超过2亿元。”魏彦宇说。

  不仅如此,当地还将依托黄公巴扎的历史和人气,发展文旅产业。“计划发展黄公夜市、酒店等业态,打造区域性文旅品牌。”愉群翁回族乡党委书记纪康说。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范国斌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