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逐日看新疆丨“风光”无限好 逐“绿”向未来
2024-08-30 08:58:45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哈密十三间房百万千瓦风储一体化项目现场(8月26日无人机摄)。该项目由中国船舶集团风电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今年3月首台风机成功并网发电。该项目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配套建设30万千瓦/120万千瓦时储能电站,预计每年可贡献清洁能源约30亿千瓦时。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王禹摄
8月27日,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叶城50万千瓦光伏发电站工作人员进行日常巡查。塔里木油田叶城5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25.77亿元,是喀什地区千万千瓦光伏基地建设的重点项目。目前,该项目已进入全容量满发状态。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约提克尔·尼加提摄
8月26日,新疆高仕新能源有限公司员工在生产车间作业。该公司位于喀什市深圳产业园,今年6月底试生产,具备满产一天可生产100万只锂电池的能力。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约提克尔·尼加提摄
8月29日,工人从布尔津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工地走过。该项目是新疆“十四五”首个核准开工建设的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也是新疆在建装机容量最大抽水蓄能电站。投产后,年发电量相当于节约标煤72.6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近218.65万吨。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汤永摄
8月26日,牛羊在华电北疆乌鲁木齐100万千瓦风光基地觅食。该风光基地位于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是全疆首个建成并网的国家第一批“沙戈荒”大型风光电基地项目。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李瑞摄
8月28日,克拉玛依中蓄电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检查组装好的氢氧混合燃气专业燃烧机。中蓄电能2020年入驻克拉玛依市,目前,首套一蒸吨制氢供热系统正在克拉玛依市燃气有限责任公司克拉玛依区物资管理中心进行安装,今年供热期将正式使用,预计可实现锅炉减少50%的天然气用量。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李瑞摄
8月27日,新疆清电硅业有限公司员工在单晶硅棒生产车间作业。该公司在哈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部循环经济产业园投资建设的一期10吉瓦单晶硅拉棒切片项目今年6月建成达产,填补了东疆片区硅光伏产业的空白。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王禹摄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张治立
166万平方公里的新疆,“三山两盆”间有壮美的自然风光,更有无限的新能源“风光”。
近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开展“追风逐日看新疆”主题采访活动,4个采访组分赴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哈密市、阿勒泰地区、喀什地区,走进丛林般的风力发电基地、碧海般的光伏发电基地、巨龙般的水能发电基地、童话般的绿电储能基地、图画般的风光制氢基地、链条般的新能源新材料制造基地,感受新能源产业迎“风”奔跑、逐“日”而行的生机活力,见证新疆正逐步形成多元并存、协同发展的能源格局。
无限“风光”,是大自然对新疆的慷慨馈赠;“追风逐日”,则离不开国家大力支持和自治区高位推动。新疆太阳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位居全国第一,新疆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位居全国第二,有达坂城、阿拉山口等十大风区。在国家和自治区推进新能源及关联产业协同发展系列配套政策举措的加持下,新疆“风光”产业动能强劲。
产业结构向“新”而行,能源结构向“绿”转变,是新疆高质量发展呈现出的明显特征。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的大型清洁能源基地——新疆,目前,已建成哈密、准东、南疆环塔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哈密北、若羌等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正在加快建设。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图景,正在天山南北迅速铺展。
抽水蓄能,打造“超级充电宝”;技术创新,锂电储能实现零的突破;以风光发电电解水制氢,靠前布局抢占战略性新赛道;锚定“双碳”目标,积极推动新能源消费……无限美好的“风光”资源,无限美好的时代机遇,让新疆新能源产业名片更亮,让各族群众的生活更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