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下乡 新疆各地接羔育幼有保障

2025-02-26 21:13:42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马帛宇

  冬去春来,今年新的一批羊羔、牛犊正在扎堆降生。

2月18日,库车市塔里木镇牧场里两只新生羔羊相互依偎在春日暖阳中。图/库车市融媒体中心提供

  眼下正是春羔生产的关键期,为了有效提高羔(犊)成活率,切实增加农牧民收益,新疆各地正有序推进春季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接羔育幼技术服务指导等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已产羔(犊)1215万只。

  塔城养殖户翟建明的羊舍里,新诞下的100只小羊羔正好奇地探头打量陌生的世界;在阿克苏地区柯坪县,1.3万峰母骆驼迎来产崽高峰;而阿勒泰市切木尔切克镇的暖圈内,小羊正依偎在母羊身旁努力站立……这些新生命的诞生都离不开技术人员的保驾护航。

  冬春交替时节,自治区组织6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分赴14个地州市开展春季接羔期间疫病防控和提高羔羊成活率技术服务。截至目前,已组织现场培训90余场,发放口罩、乳胶手套、防护服12700多件。

  为提高柯尔克孜羊繁殖率,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多措并举加快良种扩繁速度,以人工授精技术为主,大力推广早期断奶、同期发情、B超早期妊娠诊断等技术集成的高效繁育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

  柯坪县采取政企联合模式,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一线,指导科学养殖。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养殖户们精心准备了“月子餐”,为母骆驼补充体力与营养。

  “我家有60只羊,其中55只是母羊,这次全部采用了人工授精的方法,现在90%的母羊都已经产羔,情况非常好!”2月24日,阿合奇县哈拉奇村牧民别列克·阿甫西高兴地说。

  精河县托里镇也迎来了牛犊生产高峰期,各个棚圈里牧民忙着接犊,新生命预示着新一年的丰收和希望。牧民鲁·布云代力格尔前两年就开始使用暖圈了,加上饲草料预备充足,还做好了生产母牛的防疫工作,早早就准备好各种预防药品,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今年接犊情况良好。

  “我家有80头母牛,目前疫苗已接种完毕,加上给牛买了保险,这样养牛更有保障了。”鲁·布云代力格尔说。

2月18日,库车市塔里木镇牧场内洋溢着春的气息,当地姑娘开心地抱起一只羔羊。图/库车市融媒体中心提供

  近年来,新疆大力推动商品杂交、高效育肥等畜牧业生产模式转变重点措施落实落地,通过采取同期发情、人工授精等技术,确保母畜及时配种,提高繁殖率。2024年,全区完成羊人工授精经济杂交280余万只、同比增长180%,牛冷配改良150万头、同比增长25%。

  冬春交际,新疆各地密切关注气象部门预报,落实饲草料储备、畜群放牧管理、牲畜补饲等重点措施。

  目前新疆已建成区地县乡四级防灾饲草料储备库160余个,年储备防灾应急饲草料60余万吨。2025年初寒潮灾害天气期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地区等重点地州积极应对,疏通牧道2166公里,转移牲畜5.2万头(只),调运防灾应急饲草料2.1万吨。

  与此同时,各地累计派出1180名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一线排查消除隐患,并开展牲畜补饲、防寒保暖等服务,与牧民一起维修加固棚圈810座,实现了牲畜安全越冬。此外,加大畜禽存栏普查力度,科学确定应免数量,强化集中免疫、加强日常补免,确保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

  据了解,春季接羔育幼工作将持续到3月底。下一步,新疆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将利用科技赋能,全力保障接羔育幼、畜产品稳产保供、动物疫病防控和畜牧业生产技术服务等工作,确保畜牧业生产安全,畜产品市场稳定安全供给。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姜岚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