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去年人工增加降水超14亿立方米 产生经济效益约7亿元

2025-03-13 16:58:12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谢慧变报道)记者从3月12日召开的2025年自治区气象灾害防御和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获悉:2024年,新疆累计组织飞机人工增雨(雪)作业123架次,各地(州、市)协同开展地面作业近5000次,作业覆盖面积达 56.53万平方公里,增加降水14.41亿立方米,产生经济效益约7亿元,投入产出比达1:6.9。

  记者了解到,目前,新疆人工影响天气形成了以飞机、火箭、高炮、碘化银烟炉等作业装备为一体的空地协同作业立体格局。2024年,全疆 14个地(州、市)和83个县(市、区)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工增水、防雹成效显著。其中,巴音布鲁克山区增水试验研究取得明显进展、“8·23”温宿县强对流天气防雹取得成功、12月8日—12日全疆人工增雪作业增水效果显著、哈密开展东天山云水资源开发初见成效。

2024年12月,克拉玛依飞机增水基地,飞机人工增水作业现场。图/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提供

  2024年,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自治区气象局在巴音布鲁克山区联合开展飞机、无人机和地面火箭、碘化银烟炉等空地人工增雨(雪)外场试验。结果显示,在整体气候偏旱的背景下,巴音布鲁克山区全年累计降水量356.8毫米,比历年增加18.03%。天然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由2015年的53.70%提高到目前的69.43%。

  不仅如此,2024年,自治区气象局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多项突破。成立国内首家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创新研究院和首个省级人工影响天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昆仑山云水资源监测平台,覆盖西、中、东天山的云水资源野外试验基地群;首次利用大型无人机开展增水作业试验,建立空地联动增水作业新模式;启动自治区重点研发专项——“高寒山区云水资源精细探测及人工增水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因为在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进步,新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还被列为全国气象高质量发展试点。

  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副主任李圆圆说,未来新疆人工影响天气将聚焦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安全保障、生态服务等重点领域,加大云水资源开发与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引进应用新型技术和设备,深化生态服务和防灾减灾功能,加强跨区域协同联动,不断提升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作业、精准作业、安全作业水平,助力新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从“大区”向“强区”迈进。

  记者了解到,据过去60年的数据测算,新疆上空年水汽总量超过23000亿立方米,2024年仅形成不足3000亿立方米降水。目前水汽转化为降水的转化率约为11.3%,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再加上近30年新疆气候增暖增湿,空中云水资源更趋丰富,人工增雨(雪)潜力巨大。

2024年12月,克拉玛依飞机增水基地,工作人员安装碘化银催化剂。图/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提供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古丽革乃·艾尔肯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