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新疆丨当准东煤遇上“智慧大脑”

2025-05-08 20:35:23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热依达

  无人机从几百米高空俯瞰,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壮阔图景尽收眼底。广袤的戈壁滩上,星罗棋布的能源设施镶嵌在大地上,纵横交错的输电线编织成一张巨大的能源之网。

5月7日,中电投新疆能源化工集团五彩湾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两台66万千瓦火电机组正在运行。何龙摄

  5月7日,“新疆农信·农商银行”航拍新疆大型全媒体采风团的镜头记录下了这一壮观景象。

  镜头聚焦在中电投新疆能源化工集团五彩湾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五彩湾发电公司”)的两座间接冷却塔,随着无人机高度降低,电厂的细节逐渐清晰:整齐排列的厂房,错综复杂的银色管道,以及向远方延伸的750千伏输电线路。这些电力动脉最终连接到昌吉换流站,这里保障着华东地区的电力供应。

  “我们是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9个配套电源点之一。”五彩湾发电公司发电运行部主任张瑞峰站在集控室介绍道。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的数据,展示着两台66万千瓦机组的运行状态。

  2015年,五彩湾发电公司项目获批建设,自建厂初期,企业就瞄准了“智慧电厂”与“100%燃烧准东煤”两大课题研究,全力打造国家能源智慧电厂示范项目和标杆项目。

  “这片戈壁滩下,蕴藏着中国最大的整装煤田——准东煤田,预测储量3900亿吨,但高碱特性让它成了‘烫手山芋’。”张瑞峰说。传统方法需要掺烧20%的低钠煤来中和,但每吨三百多元的成本让企业不堪重负。

  2020年,技术人员在煤层伴生物中发现了“解药”——高岭土。他们在输煤系统增设小皮带,实现高岭土的精准掺配。2022年,电厂实现100%燃烧准东煤的突破,年节省燃料成本8000万元。该技术经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正在准东地区全面推广。

  这项突破不仅让五彩湾发电公司率先实现全烧高碱煤,更累计节省燃料成本约2.3亿元。

  技术突破的每一步,既凝聚着科研人员的心血与汗水,更依托于电厂智慧大脑的创新赋能与精准决策。

  走进集控室内,三维可视化系统实时呈现锅炉内部状态。3287个传感器组成的神经网络,每秒采集1.3万条运行数据。“以前调参靠经验,现在靠数据。”五彩湾发电公司集控单元长宋曦一边操作系统一边说。

5月7日,中电投新疆能源化工集团五彩湾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员工在汽轮机组巡检。何龙摄

  在输煤栈桥,巡检机器人正沿轨道平稳滑行。其搭载的高精度红外热像仪能识别0.1℃的温差,检测效率较人工提升了3倍。“现在高危区域都不需要人工排查了。”张瑞峰说。

  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让故障处理更加高效。工作人员调出虚拟锅炉演示:“通过数字模拟,我们能提前48小时预测结焦趋势。”张瑞峰说。

  如今的五彩湾发电公司已斩获56项知识产权,其中包括14项发明专利,还荣获了“国家优质工程奖”“高新技术企业”等多项荣誉。但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歇——换电重卡的应用正在改变厂区物流模式,数字孪生技术的深化应用不断提升运营效率,智慧电厂的持续升级为传统能源行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当准东煤遇上“智慧大脑”,碰撞出的不仅是技术突破的火花,更是传统能源转型升级的无限可能。

  无人机再度腾空而起,镜头中,银线穿越戈壁,跨越3000公里的漫漫长路。每一度输送的电能,都凝聚着科技创新的智慧结晶,照亮远方的万家灯火。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马新玲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