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头茬苜蓿饲草在洛浦县收割上市
2025-05-09 22:25:07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马帛宇报道)5月9日,西北地区头茬苜蓿饲草收获上市现场会在洛浦县举行。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质饲草产业技术体系的岗位专家和企业代表共同见证了西北五省区头茬苜蓿饲草收割上市过程。
5月9日,和田新牧源牧草种植专业合作社内正在收割头茬苜蓿饲草。记者 马帛宇摄
穿过一片荒漠沙丘,洛浦县综合实验站的2000亩紫花苜蓿地赫然出现在眼前,随着一声机器轰鸣,收割机开始工作,80厘米高的苜蓿饲草收割后经晾晒、打捆后将运往各地进行销售。洛浦县西域春乳业良种奶牛繁育有限公司的奶牛们因此也提早吃上了这份新鲜日粮。
“苜蓿饲草不同于苜蓿芽菜,需生长至出花期才进行收割,一般在80厘米以上,在西北地区通常成熟的时节应在5月中下旬,而这里的苜蓿5月初就成熟了,”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靳瑰丽介绍说,由于这里气温高、干燥且日照时间长,加上“两灌一保”等技术应用,使得这里的苜蓿饲草已经连续三年成为西北地区第一批成熟的苜蓿饲草,提早为企业和养殖户们提供了饲草补给。
5月9日,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质饲草产业技术体系的岗位专家和企业代表正在苜蓿饲草地交流。记者 马帛宇摄
据了解,过去这里也是一片沙丘地,经过五年多的耕耘,如今已种出1米高的优质苜蓿饲草。最初,每亩地产量仅有400公斤,如今每亩地产量已达1吨以上。产量提高的同时,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尤其在去年全国苜蓿饲草价格不景气情况下,各地纷纷开始缩减苜蓿耕种面积,于是技术人员将重心放在了优质饲草种植方面,如今所产出的苜蓿饲草均已达到一级苜蓿标准,价格也从去年的1.4元/公斤提升至今年的1.8元/公斤。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头茬苜蓿饲草除了应用了传统技术外,还应用了“分根区交替地下滴灌”技术,在原有基础上节水25%,并保持干草产量每亩在1吨以上。此外,首次在苜蓿改良后的沙地上播种青贮玉米和棉花等经济作物。
“苜蓿属于多年生饲草,它的根部可固氮,对沙地改良很有益处,并可提高后茬农作物的土壤营养成分,”新疆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副教授张树振说,通常在苜蓿种植5年之后土壤养分显著提升,被改良的土地宜种植其他农作物,在发挥防沙固沙维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对“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供支撑,同时为企业和养殖户带来更多经济收效。
新疆苜蓿饲草种植面积为235万亩,为全国主要产区之一。自治区优质饲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张博表示,本次现场会为全区饲草种植做了一次很好的示范,日后将进一步加强科技研发力度,加强对饲草加工企业的科技支撑力量,提高饲草加工水平,增加产品附加值,促进饲草产业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