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观察丨共辟中国—中亚产学研用合作新空间

2025-05-14 20:49:25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赵西娅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5月12日,中外嘉宾相聚2025中国—中亚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分享经验、交流合作、凝聚共识,共商深化产学研用合作,推动中国和中亚国家打造更加紧密的合作平台,携手以高水平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

  构建合作新机制

  从2023亚欧博览会·教育国际论坛、中哈高校产学研用合作对接会,到2024中国—中亚产学研用合作会议,这已是在中国新疆召开的第三次关于推进产学研用的国际会议。会议在以往的基础上创新机制,除中外有关高校达成多项合作协议外,教育部新疆高等研究院启动建设成为关注的热点之一。

5月12日,教育部新疆高等研究院启动建设。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赵西娅摄

  教育部新疆高等研究院由教育部统筹布局建设,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主管,以新疆大学为依托高校,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医科大学、石河子大学为共建高校,26所国内高水平大学为合作高校,携手49家中央企业和自治区重点企业,共同汇聚优势科教资源,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

  “教育部新疆高等研究院设立中国—中亚博士生培养创新中心,将与中亚国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建一批有影响力的国际联合研究院、卓越工程师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等,深化教育交流合作,助力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教育部新疆高等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新疆充分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近年来,自治区人民政府通过印发出台相关政策,重点加强教育互联互通、人才培养培训、汉语国际推广和孔子学院建设等工作,有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文化科教中心高质量发展。促使新疆高校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特别是中亚国家高校签订了260余份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学术交流、师生互访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教育交流合作。

  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关切,是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做强区域经济、促进高校发展的关键抓手。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自治区教育厅党组书记李国良表示,将借助中国—中亚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平台,紧密对接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创新机制,深化与中亚五国之间的教育交流和科研合作,特别是在能源、医疗、农业、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合作交流,推动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提质增效。

  拓宽合作新领域

  共建诊疗协同创新中心,建立中乌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盐碱地治理与河湖健康国际合作联合研究中心,打造中亚双师型教师研修基地……中国—中亚产学研用合作会议上,来自中外高校的多项合作成果落地。其中,新疆师范大学与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民族大学就开展科研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教师人员进修和学历提升等方面达成国际合作协议。

  新疆师范大学作为新疆师范类高校的领军者,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目前,该校已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20余所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累计培养1万余名留学生。“此次会议是落实中国—中亚峰会精神的具体行动,作为加快构建‘一带一路’核心区的参与者,我们将立足师范教育特色,通过共建师资培养联合体、共筑产学研用合作联盟等方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交融互通,努力打造高水平国际合作、多学科交叉、产学研用协同的开放创新合作模式。”新疆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蒋海军说。

  塔吉克斯坦教育和科学部部长萨义德佐达表示,中国—中亚教育相关合作机制为各国搭建了广阔交流平台,将激发新合作倡议与行动力,为长期互动合作奠定基础。他建议中外高校要建立跨学科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培养具有全球视野、跨学科知识和创新能力的科研人才,通过跨学科学习整合知识、推动协同创新,构建信任包容的学术空间。

  2022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市委宣传部与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筹建成立天山研究院。三年来,研究院通过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起面向中亚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等方式,服务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及面向中亚教育对外交流合作,取得显著成效。

  “北京外国语大学目前开设101种外语专业,覆盖了我们国家所有建交国家的官方语言。今后,我们会借助在新疆的合作平台,进一步加强与中亚国家的教育合作交流,拓展合作的广度,提升合作的质量。”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贾文键说。

  打造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样本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青年人才是文化交流的重要主体。既要让中国的年轻人走出去,也要吸引更多的中亚国家年轻人走进来。

5月12日,在留学中国品牌发布会暨“留学中国·学在新疆”教育推广展上,外宾正在伊犁师范大学展区前了解留学生招生专业等相关情况。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赵西娅摄

  此次会议上,伊犁师范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秦伟添加了20多位外宾的通联方式,大家最感兴趣留学生招生专业特色、学制等相关信息。

  “我们通过会议搭建的平台,与南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正式在科学研究领域建立校级国际合作关系。今后,我们将以多种形式开展本硕博联合培养。”秦伟介绍,按照计划,双方将通过互派学生、互派教师开展教育教学任务。同时,组织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实习、研究实践,培养国际化人才。

  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技术大学与新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及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共同建立吉尔吉斯斯坦—中国高级工程师培训学院签署了协议。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技术大学校长米尔兰·奇尼巴耶夫表示,作为合作的一部分,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技术大学计划为研究生和博士生开设培训课程,学生将接受深入的语言培训和职业培训,与企业共同开展科研课题研究。

  2024年,新疆医科大学与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医学院乌尔根奇分院联合开展“3+2”人才培养模式,三年在塔什干,两年在新疆,联合培养5年制中医学专业本科留学生。目前已有17名学生通过该项目开展学习。

  建立合作关系以来,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医学院乌尔根奇分院代表团通过中国新疆医科大学沟通协调,多次参加在北京、南宁港等地组织的学术会议、论坛和展览活动。30多位中国教授和医疗专家参与了学校的临床实践和科研活动。按照双方意愿,未来两校还将计划开设包括临床医学专业3+3联合培养项目、启动药学专业3+2本科项目等。

  “我们坚信,合作将从现有的知识交流、联合培养,拓展到共建科研创新平台。我们正在共同为建立新型医学教育和跨境科研合作模式奠定坚实基础。”谈及未来合作,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医学院乌尔根奇分院院长鲁兹巴耶夫·拉希德·尤苏波维奇充满信心。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宁艳丽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