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亚院士谈棉花:棉籽里有毒?

2023-12-01 08:46:32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关注“科学与中国”新疆行】

11月2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晓亚在作主旨报告。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蔡增乐 摄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李嘉妮

  时间:11月29日下午

  地点: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党委党校(行政学院)

  “棉花生长过程中会产生次生代谢产物——棉酚,棉籽中的棉酚具有一定毒性,需要用科学方法做安全处理后才可以使用,但棉酚同时具有保护植物抵御病菌侵染和抗虫功能。”11月29日下午,著名植物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晓亚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党委党校(行政学院)作题为《改良作物品质服务人民健康》的主旨报告时说。

  陈晓亚是参加“科学与中国——千名院士·千场科普”暨“科创中国”服务团新疆行活动的院士之一。

  虽然科学工作不断创新发展,但现代农业依旧面临着重要挑战,如何在不增加额外外部营养物输入的情况下提高作物产量,同时维持生产可持续性?

  “植物自身能合成大量次生代谢产物,这些小分子往往不是细胞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却具有重要作用。”陈晓亚说,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可以加强抗虫害和病毒能力,并能提高后续作物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新疆是我国棉花主产区,棉花是重要的天然纤维作物,棉纤维约占籽棉重量的40%,轧花后留下的棉籽含有丰富蛋白质和油脂,是棉花生产的重要副产品,可作为重要油料和饲料原料。

  陈晓亚说:“扩大棉籽利用范围是棉花生产增效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解析棉花次生代谢产物合成途径,就有可能提高棉花产量、品质,提高棉籽利用率。”

  “受益匪浅。”科普讲座结束后,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共青团农场副场长申林军表示,提高棉花品质与产量是团场职工群众的心头事,陈晓亚院士的报告,为本地科研人员技术应用研究、培育优质高产棉花新品种提供了新思路。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古丽革乃·艾尔肯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