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启动苦咸水资源利用关键技术研发专项

2025-04-03 20:17:57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谢慧变报道)日前,由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牵头承担的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新疆苦咸水资源利用与盐碱耕地协同治理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将深挖苦咸水资源潜力,突破苦咸水淡化技术瓶颈,降低苦咸水农用淡化成本。

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新疆苦咸水资源利用与盐碱耕地协同治理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启动现场。图/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提供

  “目前有关咸水淡化技术在工业和生活用水领域的应用比较成熟,但因为成本高,限制了其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希望通过该项目的实施,能探索出低成本、绿色、环保、高效的新型咸水淡化技术,以支撑新疆实现咸水淡化在农业领域的规模化应用,缓解区域水资源短缺局面,也为西部其他省份提供可借鉴经验。”项目参与者、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冯棣说。

  在这样的背景下,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联合内蒙古科技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新疆农业大学、华夏碧水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疆金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巴楚县水利管理站等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共同启动新疆苦咸水资源利用与盐碱耕地协同治理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该项目预计投入2300余万元,计划利用四年时间,最终形成苦咸水资源利用与盐碱耕地协同治理的成套技术、产品和模式,并选择千亩示范区进行综合示范。

  该项目选择咸水资源和盐碱地分布具有典型性的巴楚县为研究区域,重点聚焦苦咸水与土壤盐碱化的相互作用机理与调控机制研究,并创新研发绿色高效苦咸水淡化关键技术与装备,同时探索微咸水与淡(化)水安全高效利用及盐碱耕地质量提升相互关系,最终形成苦咸水安全利用与盐碱耕地协同治理技术模式。

  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显示,我国矿化度大于1g/L(1升水里面含1克盐)的地下咸水资源年均超过600亿立方米。新疆约有地下咸水资源200亿立方米,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南疆地下咸水资源占比约70%,且资源化开发利用处于较低水平。

  “新疆地质结构独特,山区、盆地相间,盆地主要由海相、湖相沉积构成,天然土壤母质含盐量高,地下水矿化度高,咸水资源相对丰富,但利用率低。”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徐万里说,深挖咸水资源利用潜力,不仅能有效缓解新疆水资源紧缺现状,还可以促进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棉花等战略物资供给意义重大。

  通常来说,矿化度大于1g/L、不适合直接灌溉利用的劣质水被称为苦咸水。同时,学术界又将矿化度在1—3g/L的水划分为微咸水、3—10g/L的水划分为咸水、10—50g/L的水划分为盐水、大于50g/L的水划分为卤水。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张赏华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