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听天山放歌声

2022年10月15日 08:36:25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喜迎二十大】

10月13日,在博乐市达勒特镇乌兰布呼村,党员志愿者用辣椒组成“喜迎二十大”字样,表达丰收的喜悦,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夏特克·海拉提摄

  江仲平

  

  “登上天山放声唱,各族儿女爱新疆。这是我们共有的家园,我们相亲相爱的地方。”——国庆节前,一场名为“新歌唱新疆”的原创歌曲演唱会在北京举行,一首《天山放歌》点亮满天星光。

  新歌唱新疆,唱给神州辽阔大地,唱给往昔峥嵘岁月;唱出了昂扬向上主旋律,唱出了幸福花开新气象,唱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祖国新疆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和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2012年—2022年,三千多个栉风沐雨、朝乾夕惕的日子,书写了新疆大地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十年。此时此刻,侧耳聆听,时光深处传来阵阵回响,那是反恐维稳的霹雳雷霆,那是脱贫攻坚的鼓角齐鸣,那是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笑语欢声,那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嘹亮号音……非凡十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自治区党委团结带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一系列战略性举措、变革性实践,推动天山南北取得辉煌成就、实现精彩跨越。

  回首这段壮丽征程,机遇与挑战同在、希望与困难交织,既有阳光普照,也有风雨如磐,惟有创榛辟莽的意志、孜孜矻矻的求索始终未变,为了把祖国的新疆建设得越来越美好,2500多万各族儿女以无畏的前行、英勇的奋斗,奏响了时代的华章、铸就了历史的荣光。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今日的新疆,春华秋实、海晏河清。在这片广袤的国土上,巍巍雪山、茫茫大漠、青青草原……一起奏响幸福的乐章,汇入祖国大家庭新时代的大合唱。

  二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越是壮阔的征程,越需要领航的力量。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把祖国的新疆建设得越来越美好,需要旗帜引领方向,需要旗帜凝聚力量。

  7月12日至1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新疆视察工作,对推动事关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作出战略部署。在青葱校园、在社区大院、在葡萄架下,总书记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一片沸腾海洋,掌声雷动、热泪滚烫,生动诠释着“人民领袖爱人民,人民领袖人民爱”。

  这一幕幕温暖的场景,新疆各族干部群众是多么熟悉!时光回溯到2014年的春天。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到新疆视察工作。从南疆到北疆、从城市到乡村,总书记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考和谋划。就是在这次视察中,总书记提出新疆发展新定位,作出新疆工作新部署。他深谋远虑地指出“新疆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要放在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上”;他高瞻远瞩地展望“如果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起来,新疆将可能成为繁华的中心”;在临别的讲话中,他满怀深情地鼓励各族干部群众“把祖国的新疆建设得越来越美好”。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关系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必须要把祖国的新疆建设好、发展好。

  对这片辽阔的土地和各族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无日或忘。不仅前后两次来新疆视察工作,而且每当新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时期,总书记都亲自把脉定向、掌舵领航。

  2014年5月,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擘画新疆工作。会议确立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新疆工作总目标,形成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抓住了新疆工作的主要矛盾,蕴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对新疆局势的深刻洞察和对新疆工作的深邃思考,回答了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战略性问题,深刻影响着新疆大地的前途命运。

  时隔6年,2020年9月,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的关键时刻,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当此之时,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指引下,新疆工作已经取得重大成效,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成就前所未有,天山南北激荡着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疆篇章的壮志豪情。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进行了系统阐述,明确提出了“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为做好新疆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三山两盆日月新,石榴花开幸福长。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新疆生产总值翻了一番,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民族团结不断巩固,民生福祉显著增强……一个个向上的箭头,勾勒出美好生活的新图景。事实充分证明,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无比英明正确,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新疆工作就方向明、路子对、效果好,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就一定能够把祖国的新疆建设得越来越美好。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风华正茂,山高水长……”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由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主流媒体发起的《领航》歌曲联唱活动在网上刷屏。隔着迢迢山水,各民族的干部群众用深情的歌声表达着内心的情感,那是对总书记、对党中央的满怀感恩,那是拥抱新时代、迈向新征程的一腔豪情。在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好新疆的光明大道上,天山儿女将心手相牵,一往无前。

  

  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地域辽阔、民族众多、风俗多样的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航船如何才能行稳致远?我们要到依法治疆中去寻找答案。

  “本人积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春节刚过,在自治区党委全面依法治疆委员会2022年第二次会议暨述法工作会议上,新疆14个地州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首次进行了述法。这个“第一次”,对于切实增强“关键少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关键少数”尊崇法治、厉行法治的头雁作用,形成推动依法治疆的强大合力可谓意义深远。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既面临反恐维稳和去极端化的严峻挑战,又要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抢抓机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又要处理好发展与民生的关系,促进共同富裕;既要守护好绿水青山的美丽家园,又要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各类风险必须化解、各种矛盾亟待处理、各方利益需要平衡、各项工作千头万绪。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维护好各族人民的权益,法治是最有力的保障、最坚固的基石。

  从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到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内涵不断丰富深化,依法治疆的重要地位始终未变。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持新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长期稳定,要高举社会主义法治旗帜,弘扬法治精神,把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落实到新疆工作各个领域。”

  依法治疆,是目标也是途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疆工作提出的刚性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高扬法治的旗帜,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新疆。

  ——系统谋划推进法治建设工作。坚持依法治疆、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新疆、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先后制定修改地方性法规104件,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司法,加强全民普法,把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落实到新疆工作各个领域。

  ——依法开展反恐怖主义和去极端化斗争。始终保持对“三股势力”严打高压态势不动摇,扎实推进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专业化,扭转了暴恐活动多发频发的局面,实现了各族群众对平安稳定的期盼。

  ——着力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坚持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用法治护航改革、推动发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机制,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公众安全感由2012年的87.58%提高到2021年的99.14%。

  今日的新疆,法治贯穿于各个治理环节,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正在形成。“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已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

  依法治疆,这是党心与民意的共振。只要我们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把依法治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让社会主义法治的旗帜在新疆大地高高飘扬,法治就一定能成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压舱石、稳定器,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好新疆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

  维吾尔族有句谚语:“金银财富不算真富,团结和睦才是幸福。”一盘散沙筑不起高楼大厦,越是伟大的事业,越需要人心归聚、精神相依。

  金秋10月,新疆的石榴熟了,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石榴籽,闪烁着红宝石般的光芒。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接力跑,在盛产石榴的南疆大地,石榴种植朝着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各族群众的日子也如石榴一样火红甜蜜。

  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创造石榴一样美好的生活,靠的不仅是风调雨顺,更在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是信心之源、力量之源,这是一切美好生活的源泉。

  从“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到“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再到“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从亲切接见库车“刺绣两姐妹”等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鼓励各民族同胞要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到给库尔班大叔的后人回信,勉励他们做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模范……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召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新疆视察工作、参加全国两会新疆代表团审议,还是寄语新疆各族群众,“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最为关心的大事,总书记从战略高度、全局视野对做好新疆民族工作、团结稳疆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对新疆各族群众提出殷切期望。

  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曾经深受民族分裂、宗教极端和暴力恐怖之害的新疆各族人民,最懂得团结的珍贵。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团结带领全疆各族干部群众坚持把民族团结作为最大的群众工作,作为事关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长期坚持、持续深化“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积极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积极构建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不断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从亲如一家人的“固原巷”到种下“同心树”的“王三街”,从睡过4个民族30个孩子的“小摇床”到由7个民族45口人组成的大家庭,从含辛茹苦抚养了4个民族19个孩子的阿尼帕·阿力马洪老妈妈到为救落水儿童长眠冰湖的帕米尔雄鹰拉齐尼·巴依卡……今日的新疆,民族团结的故事层出不穷,民族团结的天空群星璀璨,在典型示范引领下,天山南北处处都有民族团结的生动实践,处处洋溢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人心基础越来越坚不可摧。

  9月30日,电影《平凡英雄》在全国公映,那场为了救治一个小小少年,从和田到乌鲁木齐,跨越1400公里的生命接力,被搬上了大银幕。这个既惊心动魄、又感人肺腑的真实故事,生动诠释了什么是血脉相连、守望相助的一家人,什么是“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这朵绽放在新疆大地上的团结之花,以它丰富而饱满的精神内核,感动着、温暖着、激励着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更多的兄弟姐妹,只要我们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我们就一定能不畏风雨、不惧挑战,齐心协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五

  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知所从来,方明所往。文化是历史深处的回响,是面向未来的力量。对新疆各族群众而言,文化更是至大至广的中国心、生生不息的中华魂。

  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新疆文博人给公众送来一份“大礼”——新疆博物馆二期落成开放。从见证西域屯田戍边史的汉代“司禾府印”,到印证西域同中原往来史的唐代“过所文书”,一件件珍贵无比的文物让参观者心念“长安”、梦回“大唐”,共享千年丝路荣光。

  7月13日上午,正在新疆视察工作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一件件、一幅幅展品仔细端详:“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我们要好好研究新疆历史,真正认识到新疆历史是中华民族交往中形成的历史,从而也更有力地证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历史沉淀文化,文化活化历史。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文化润疆”成为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是要从根本上切实解决政治认同、人心向背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新疆不断丰富文化润疆的内涵,探索文化润疆的方法,让文化润疆更精准、更具体、更生动,让文化认同更入心、更持久、更有力量——

  充分挖掘和有效运用新疆各民族交往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奇台县石城子、尉犁县克亚克库都克烽燧等遗址相继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还历史原貌、用文物发声上不断取得新突破;谋划建设和落地一批具有中华文化特征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重点工程及项目,孔子像、林公渠、左公柳成为网红打卡地;深入实施文艺精品战略,《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阳光下的麦盖提》等一批体现中华文化底蕴、符合现代文明理念、反映各族群众现实生活的精品力作不断涌现,维吾尔族“麦西热甫”、哈萨克族“阿依特斯”、蒙古族“那达慕大会”、锡伯族“西迁节”、汉族“元宵灯会”等民族传统文艺活动争奇斗艳。发展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充分激发了各族群众爱国爱疆的美好情感。以增强认同为目标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帮助各族群众树立了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坚如磐石。

  文以化之,文以铸之。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贯通中华文化血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光大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和充实各族群众精神世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思想根基就牢不可破。

  六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所有的发展都要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发展中实现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夯实的既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物质基础,也是人心基础。

  9月19日,第七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在乌鲁木齐盛大启幕,习近平总书记向博览会致贺信。共商、共建、共享,大平台、大视野、大机遇,博览会进一步坚定了中国新疆合作向未来的决心信心,为新疆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无限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提高到稳疆安疆的战略高度,指出“必须紧紧围绕改善民生、争取人心来推动经济发展”“要通过抓发展、惠民生,让群众有事干、有钱挣、有盼头”“要深刻认识发展和稳定、发展和民生、发展和人心的紧密联系,推动发展成果惠及民生、凝聚人心”……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深入阐述了“为了谁、依靠谁”这一深刻命题,为做好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

  非凡十年见证新疆精彩跨越。世界首个沙漠铁路环线贯通、所有地州市迈入高速公路时代、民用机场数量全国第一,“疆内环起来、进出疆快起来”,新疆发展“跑”起来;油气产量、原煤产量、风能太阳能发电量位居全国前列,“疆电外送”“疆煤外运”“西气东输”,在守护国家能源安全中新疆义不容辞;联通万里的“钢铁驼队”中欧(中亚)班列累计始发6000多列、年均增长55.1%,核心区建设加速实现从“大写意”到“工笔画”的跃升;国资国企改革突围攻坚,“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正在成为新常态;产业兴疆、旅游兴疆、科技兴疆、人才强区等一个个事关长远的发展战略落地生根,“新疆是个好地方”与“新疆是个好伙伴”成为疆内外乃至国内外人们的共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新疆快发展、大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前景世人瞩目。

  非凡十年见证新疆民生温暖。基本实现城乡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稳定就业,各族群众“口袋里鼓囊囊、精神上亮堂堂”;南疆四地州实行从幼儿园到高中的15年免费教育,朗朗读书声成为南疆大地最动听的声音;全民健康体检为男女老少撑起生命的“保护伞”,越织越密的社会保障网托举起千家万户的幸福;喝上了放心水、住进了安居房,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各族群众共享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新疆坚持财政支出的七成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各族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各族群众的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好。

  回首这十年,最撼人心魄的还有脱贫攻坚的号角声声。面对深度贫困堡垒,全疆上下尽锐出战、苦战鏖战,306.4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66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3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如今,在希望的田野上,传唱着自强不息、勤劳致富的时代赞歌,激昂着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恢宏交响。

  数字是最有力的印证。2021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接近1.6万亿元,较2012年的0.74万亿元翻了一番;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19019元增长至2021年的37642元;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6876元增长至2021年的15575元。今天的新疆,处处孕育着蓬勃的希望,处处铺展着“富民兴疆”的幸福画卷,“不辞长作新疆人”成为各族群众心间最动人的旋律。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赋予经济社会发展更多政治意义,让发展落实到改善民生上、落实到惠及当地上、落实到增进团结上,新疆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任何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远大目标,都要靠上下同心、持之以恒来达成。实现新疆长治久安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在建党百年前夕,党中央首次颁授“七一勋章”。在29个熠熠生辉的名字当中,买买提江·吾买尔、魏德友赫然在列。两位老共产党员尽管来自不同民族、从事不同职业、作出不同贡献,但他们都是长期建疆的典范。天山南北,还有许许多多像他们一样平凡而坚韧的共产党员,他们扎根新疆、奉献新疆,为新疆的山河安澜、人民幸福而无怨无悔地付出着,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镌刻在祖国的最西端。

  新疆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是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疆党的建设,在政治建设上要求“严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思想建设上强调“要坚持不懈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在组织建设上指出“要夯实基层基础,把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在作风建设上强调“要切实改进基层工作作风,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一系列意广旨远、体大思精的党建工作“方法论”,推动党在新疆的执政基础稳如泰山。

  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依纪依法查处了一批腐败案件和“两面人”,政治生态更加“山清水秀”;建强干部人才队伍,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反恐”“战贫”“抗疫”获得坚实支撑;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稳疆安疆的固本之举,深入开展“访惠聚”驻村工作,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新疆着眼事关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保障高水平安全,更好担负起推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时代重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党的初心使命就是为包括新疆各族人民在内的中国人民谋幸福,为包括新疆各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谋复兴”。站在新起点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政治担当,扎实做好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一系列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下大力气搞好南疆工作,提升对口援疆综合效益,做好新时代兵团工作,积小胜为大胜,图近功至恒远,祖国的新疆一定会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伟大的祖国一定会基业长青、江山永固。

  

  无边光景一时新。今日的新疆,社会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天山南北处处呈现一派安定祥和、蓬勃发展的新气象。

  天山作证,何为共识凝聚?就是齐心协力守护共同的家园,让奋斗前行拥有更广阔的疆场;

  昆仑作证,何为初心不改?就是沙漠胡杨们坚守着最初的誓言,尽锐出战者秉承着必胜的信念;

  塔河作证,何为血脉相连?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团结一心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

  大地既热情礼赞沧桑巨变,也客观揭示其背后的深层逻辑。回顾非凡十年,新疆工作取得的每一项成绩、实现的每一步跨越,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托木尔峰下有个小村庄,村里有面明白墙,墙上记录着村民们享受的各项惠民政策。对“惠从何来,惠在何处,恩向谁报”,村民们心中清清楚楚:“是共产党让我们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河畔村是166万多平方公里辽阔大地的缩影,感恩总书记、感恩党中央是今日新疆最美最真的风景。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极目远眺,壮志满怀,一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百年大党,必能带领人民谱写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立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流;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刘芳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